复壁藏儿
《北史.尔朱敞传》:“(敞)遂入一村,见长孙媪,踞胡床坐。敞再拜求哀,长孙氏愍之,藏于复壁之中。”
北朝魏尔朱荣的族人尔朱敞,小时因避高欢的追捕,从宫中钻洞逃出,逃到一个乡村,向一位复姓长孙的老妇人求救。长孙氏同情他,将他藏在复壁里,躲过了高欢的追捕。后因以“复壁藏儿”用为遭难遇救的典故。
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问将雏。”
《北史.尔朱敞传》:“(敞)遂入一村,见长孙媪,踞胡床坐。敞再拜求哀,长孙氏愍之,藏于复壁之中。”
北朝魏尔朱荣的族人尔朱敞,小时因避高欢的追捕,从宫中钻洞逃出,逃到一个乡村,向一位复姓长孙的老妇人求救。长孙氏同情他,将他藏在复壁里,躲过了高欢的追捕。后因以“复壁藏儿”用为遭难遇救的典故。
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问将雏。”
同“支公骏马”。唐孟浩然《宴荣二山池》诗:“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汉代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
源见“琴挑文君”。借指年轻的寡妇。《聊斋志异.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亦借指意中美女。宋沈端节《薄幸》词:“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词语文君】 汉语大词典:
三:指君、父、师三方面。 人的生命来自君、父、师三方面,因此事奉君、父、师必须尽心尽力。 古代强调君、父、师的无比尊严的地位。语出《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馈牛炙白酒。后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所厌。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炙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源见“屏风误点”。指驱蝇。比喻驱逐奸邪。宋邹浩《秋蝇》诗:“宜哉孙权弹,为尔情激切。”
《新唐书》卷一《高祖》:“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遂杀之以起兵。”唐高祖李渊为太原留守时,募兵欲反隋,被随将王威、高君雅察觉,
司司迁《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重仲舒在家放下帷幕读书、讲学,三年不观于舍园,后
徒:徒党,指同一类型或同一派别的人。 不是我们的人。语出《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子若见能不已,非
田真兄弟三人分家,剩下堂前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共议截为三段。事未实行,树忽枯死。三人受到感动,决定不再分家,共同生活,其树应声复活。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参见“紫荆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