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

土木:土木堡,在今河北省怀来县西。”土木之变”,指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先后于1436-1449年、1457-1464年在位)征讨瓦剌(l6)军兵败被俘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分四路攻明。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王振唯恐他在家乡的私产受损失,又图侥幸获取边功,在北方显耀自己的势力,就极力蛊(gǔ古)惑并挟持英宗率军亲征。兵至大同,王振刚听到前方打了小败仗,就惊慌撤退;后来又想要英宗“临幸”他的家乡蔚州(治今河北省蔚县),行军路线屡变。八月,在土木堡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死于乱军中。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陷入了严重危机,造成了深刻的恶劣影响,它是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出典】:

明史》卷10《英宗前纪》139页:“八月戊申,次大同。……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xūn勋),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nài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qǐ启)等,皆死,帝北狩。”


【词语土木之变】  成语:土木之变汉语词典:土木之变

猜你喜欢

  • 耳食之言

    见“耳食之论”。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虽然偶有些‘~’,又不大抵是无关大局的事。”【词语耳食之言】  成语:耳食之言汉语大词典:耳食之言

  • 臞儒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臞,消瘦。因称隐居的士人为“臞儒”。宋苏轼《雪后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载酒邀诗匠,臞儒不是仙。”金元好

  • 乘轺揽辔

    源见“揽辔澄清”。形容为安邦定国而操劳。轺,使者所乘的车。清钱谦益《江西按察司副使曾用升授中宪大夫妻孙氏加封恭人制》:“尔夫乘轺揽辔,积有岁年。”

  • 公孙恃险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恃其地险众附,有自立志,乃使其弟恢于绵竹击宝、忠,大破走之,由是威震益都……于是自立为蜀王,都成都。”“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东汉初,公孙述凭仗蜀地之险,聚众

  • 沉冥客

    借指谪居隐迹之人。唐白居易《江南谪居十韵》: “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参见:○沉冥子

  • 敷粉何郎

    参见:面如敷粉

  • 鸾胶续断弦

    同“鸾胶续弦”。明谢谠《四喜记.梦后伤怀》:“莫迟延,不妨凤阁谐重侣,管取鸾胶续断弦。”

  • 红丝系足

    源见“月下老人”。比喻缔结婚约。明 王錂《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系足缘。”

  • 以义割恩

    和“大义灭亲”的意思相近。指为了大义,而割断私恩。《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颜师古注:“言以义割恩也。”偏正 义,道义。用大义割绝私恩。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汉书·孝成赵

  • 假虎之威

    源见“狐假虎威”。比喻依靠权势者恐吓他人,作威作福。《聊斋志异.绛妃》:“倏向山林丛里,假虎之威;时于滟预堆中,生江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