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封建社会史家记载历史的一种笔法,即在涉及统治者的一些丑恶行径时有意加以隐瞒。今则泛指不敢揭发掌权者所干的坏事。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其子公子般即位。鲁庄公庶兄公子庆父随即杀掉了公子般,而拥立庄
谓病重时因神情恍惚而出现的幻象。五代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殷牛常在耳,晋竖欲潜肓, 忸恨山思板, 怀归诲欲航。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诺·纰漏》: “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
或用作“此诈彼虞”、“尔诈我虞”。形容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勾心斗角。公元前595年秋,楚庄王出兵伐宋,相持几个月,双方均疲惫不堪。为了迫使宋国求和,楚国军队在当地修房筑屋,并招回逃亡百姓耕田种地,以作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 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常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清薛雪《一瓢诗话》:“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刘会孟訾杜工部
《北史.齐冯淑妃传》:“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周师之取平阳,帝猎于三堆,晋州亟告急,帝
源见“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曹植封陈思王,故称。唐李瀚《蒙求》:“曼倩三冬,陈思七步。”
同“梦槐安”。清赵翼《阅欧阳五代史》诗:“忽然梦入大槐安,竟似身登上将坛。”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广记》三百五十四引《琐言》云:进士李茵,襄州人,尝游苑中,见红叶自御沟流出。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僖宗幸蜀,茵奔窜南山民家,见
源见“克绍箕裘”。比喻子弟能继承先辈之业。明宋濂《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升其堂,则箕引而裘随;周其庑,则埙唱而箎和;临其阶,则珠联而玉缀;提镇公之后嗣何多贤哉!”见“箕裘弓冶”。明·宋濂《题张如心初
《五灯会元》卷八:“(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后用以比喻说话,作文泛泛而论,抓不住重点,也比喻办事不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