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噬脐莫及

噬脐莫及

形容办不到如同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无论怎么后悔也来不及。公元前688年,楚文王领兵攻打申国途中路过邓国。邓祁侯说,这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住而予以热情招待。邓祁侯的另外三个外甥建议乘此机会杀掉楚文王,邓祁侯不同意。三个外甥说,将来灭亡邓国的,必定是这个人,如不及早把他杀了,您将会“噬脐莫及”。邓祁侯不听。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文王消灭。

【出典】:

左传·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例句】:

西汉·杨雄《太玄赋》:“将噬脐之不及。”明·焦竑《玉堂丛话·规讽》:“宜鉴覆辙,为宗社生灵永远之谋。失今不图,噬脐莫及。”


见“噬脐何及”。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头,以后虽欲改图,~ 。”


【词语噬脐莫及】  成语:噬脐莫及汉语词典:噬脐莫及

猜你喜欢

  • 永和人

    源见“兰亭会”。指东晋王羲之、谢安等在山阴聚会的群贤。因其举行于永和九年,故称。唐独孤及《同徐侍郎王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诗:“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 投鞭填江

    同“投鞭断流”。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投鞭可填江,一扫何足论?”

  • 太颠之宝

    《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唐.李善注引后汉蔡邕《琴操》:“纣徙文王于美里,择日欲杀之。于是太颠、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得水中大贝以献。纣立出西伯。”大贝,贝类,古时以为宝器。《书.顾命》:“大贝,鼖鼓(

  • 鱼水乐

    同“鱼水契”。陈子范《狂吟》诗之二:“忍说君臣鱼水乐,匈奴不是霸王才。”

  • 徐市载女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瀛洲、方丈,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按,徐市一作徐福,见《史记》卷一一

  • 罗母焚裘

    《晋书.罗企生传》:“(桓玄)又引企生于前,谓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企生对曰:‘使君既兴晋阳之甲(注:公元三九八年,桓玄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

  • 三千好客

    同“三千珠履客”。宋黄裳《永遇乐.冬日席上》词:“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 水母目虾

    同“腹蟹目虾”。梁启超《培根实验派之学说》:“当有自主之精神,不可如水母目虾,倚赖前代经典传说之语,先入为主之自蔽,然后能虚心平气以观察事物。”主谓 水母本身无眼,以附在身上的虾目为眼。比喻无主见,随

  • 死得其所

    所,处所。得其所,得到应有的归宿。死得是地方,即指有意义,有价值。语本北魏张普惠。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今河北正定)人,专心坟典,受士人称赞。作谏议大夫时,当朝灵太后的父亲司徒胡国珍亡故后谥号“太

  • 株待

    同“株守”。《聊斋志异.菱角》:“大乱时,人事翻覆,何可株待?”【词语株待】   汉语大词典: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