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牝鸡司晨”。一说,本汉初吕后杀功臣事。《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裴骃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雉’……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后因以“雌雉啼”指
也作“一鳞半爪”。清代王士禛论诗重神韵,贵含蓄,以为“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见清代赵执信《谈龙录》。后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见“一鳞半爪”。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批评
源见“杞人忧天”。指无端自扰之事。元张昱《感事》诗:“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高亨注:“爻辞所言乃一古代故事:有一睽孤(离家在外之孤子)夜行,见豕伏于道中,更有一车,众鬼乘之。睽孤先开其弓欲射之,后放下其弓而不
寒雨中的枯叶,昏灯下的老人。 二者寂寞相对,形容气氛悲凉。语出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周声华《祝君健康长寿》(《长江日报》1993年5月7日
源见“陈蕃榻”。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唐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同“一日万机”。《朱子语类》卷九六:“或谓:‘主一不是主一事,如一日万几,须要并应。’曰:‘一日万几,也无并应的道理,须还他逐一件理会。’”主谓 几,通“机”。一日之间,万事纷纭。语本《尚书·皋陶谟》
之:句中助词。 谓心中忧伤。语出《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同书《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北周.庾信《竹杖赋》:“中国明于礼义,
《三国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 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后因以“马良白眉”为典,喻弟兄或侪辈中之杰出者。唐李瀚《蒙求》:
同“汝南月旦”。宋晁冲之《复用叶甥少蕴内翰重开西湖见寄韵》:“史奏德星今复聚,乡评月旦昔何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