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原指词句上的细致斟酌。元代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官泛征,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后转而指人迂执而不达事务。元曲《杀狗劝夫》:“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亦用以形容卖弄文才,装腔作势的丑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


并列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语出元·秦简夫《剪发待宾》2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师陀《山川·历史·人物》:“我们在这里~的辩证,毕竟有些书呆子气。”②形容卖弄才学。明·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人叫他做半瓶醋。”③指只纠缠字句,不注重实际。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的话,在他看来是书呆子的呓语,~,天方夜谭,理想主义。”※嚼,不读作jué。△贬义。多用于语言表达方面。→字斟句酌 寻行数墨↔文不加点 率尔操觚。也作“嚼字咬文”、“咬文啮字”、“咬文咬字”。


【词语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汉语词典:咬文嚼字

猜你喜欢

  • 记问之学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郑玄注:“记问,谓预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掌者论之。”所谓“记问之学”,是指预先记诵书中一些词句,以作为谈论资料或作应答之用,其实只是东拚西凑,

  • 璧返珠还

    源见“完璧归赵”、“合浦珠还”。谓原物归还。也喻夫妻重团聚。明周履靖《锦笺记.分笺》:“丝幕难亲,锦笺牢佩,璧返珠还,钗全镜合,未可知也。”【词语璧返珠还】   汉语大词典:璧返珠还

  • 张京兆

    张敞字子高,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先后任豫州刺史、太中大夫、山阳太守、胶东相,后为京兆尹。汉宣帝时,京兆尹职数易人,均不称职。当时长安社会治安很不安定,盗窃案件屡屡发生,商人们都很忧虑。宣帝询问新

  • 初生牛犊不畏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陈立德《前驱》五:“‘初生牛犊不畏虎’,万先廷就像一只这样的牛犊。他似乎永远不会感到自己面前会有难以逾越的困难。”

  • 中山渴友

    源见“千日酒”。指酒友。清郑燮《瑞鹤仙.酒家》词:“愿先生一扫长安旧梦,来觅中山渴友。”

  • 铁锁沉江

    《晋书.王濬传》载:王濬字士治,弘农人(弘农是汉时设立的郡名,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官至益州刺史。晋武帝(司马炎)谋伐吴,以濬为龙骧将军,修舟舰,准备进攻。“太康元年(公元二八〇年)正月,濬发自成都

  • 哭救楚

    同“哭秦庭”。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 前箸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略。明张煌言《冬怀》诗之八:“先鞭未许终输祖,前箸何妨借报韩。”【词语前箸】   汉语大词典:前箸

  • 截镫留鞭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截镫留鞭”:“姚元崇(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六录引《开元天宝遗事》作“姚崇”。按:姚崇字元之,唐陕州硖石人,历任武后、睿宗、玄宗朝宰相)初牧荆州,三年受代日,阖境民

  • 背水阵

    《尉缭子.天官》:“按天官曰:‘背水阵为绝地。’”又《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将韩信攻赵,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大败赵军。诸将问背水之故,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指背靠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