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吴牛喘月

吴牛喘月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风俗通》汉应劭撰)

世说新语.言语》:“满奋(三国魏.满伟的侄儿,晋惠帝元康年间官至尚书令、司隶校尉)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刘孝标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

后以“吴牛喘月”比喻因惧怕某种事物而遇见相类似的事物也因之产生胆怯心理。唐.李白《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这里“吴牛喘月时”是指气候炎热的季节。


主谓 吴牛,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炎热,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喘起气来。比喻因疑心而害怕。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就喘。”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时,拖船一何苦。”△多用于心理方向。→大惊失色 胆战心惊 ↔神色不惊 无所畏惧。也作“喘月吴牛”。


【典源】《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 曰:“吴牛望见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晋·裴启《语林》:“满奋字武秋,体羸、恶风。侍坐(晋) 武帝,屡顾看云母幌。或云:‘北窗琉璃屏风,实密似疏。’有难色。武帝笑之。答曰:‘臣为吴牛,见月而喘。’”《世说新语·言语》亦载,文大略同。《太平御览》卷一八八引 《郭子》,作“北窗作琉璃扉”。

【今译】 南方多暑热,吴地一带的水牛苦于日晒,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而气喘。晋代满奋有才识,但身体不好,羸弱怕风。一次,满奋在晋武帝身旁陪坐,总是心神不定地察看北边的窗子,有人告诉他,那是琉璃窗屏,看起来不严实,其实并不透风。满奋听了很不好意思,武帝也大笑起来,他自嘲地说:“我就好像是吴牛,看见月亮也吓得气喘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遇到与前类似的遭遇而疑忌、胆怯; 也用以形容炎暑酷热。

【典形】 喘月、喘月吴牛、牛喘、吴牛、吴牛喘月、笑吴牛、见月妄喘、望月喘。

【示例】

〔喘月〕 宋·黄庭坚《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

〔喘月吴牛〕 宋·辛弃疾 《雨中花慢·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心似伤弓寒雁,身如喘月吴牛。”

〔牛喘〕 唐·韩愈《纳凉联句》:“龙沉剧煮鳞,牛喘甚焚角。”

〔吴牛〕 宋·陈师道《秋怀》:“未免困河鱼,宁如喘吴牛。”

〔吴牛喘月〕 唐 · 李白 《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词语吴牛喘月】  成语:吴牛喘月汉语词典:吴牛喘月

猜你喜欢

  • 如江水

    参见:如白水

  • 风火生

    《南史.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南朝齐游击将军曹

  • 薏苡兴谤

    同“薏苡明珠”。南朝 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分虎出守,以囊被见嗤;持斧作牧,以薏苡兴谤。”【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五二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邀名,

  • 乘杯渡

    同“乘杯”。清赵翼《大石佛歌》:“持履归难寸步移,乘杯渡恐连顶灭。”

  • 钟鼓馔玉

    源见“钟鸣鼎食”。谓鸣钟鼓,食珍羞。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明张居正《学农园记》:“绮衣灿烂,钟鼓馔玉,剥下自润,而不睹其艰。”并列 钟鼓,乐器,指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老大:年高。衰( ㄘㄨㄟ cuī ):稀疏脱落。 形容久别故乡的游子一旦重返故乡时的情态。语出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池莉《

  • 驯雉

    源见“鲁恭驯雉”。称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泽及鸟兽。明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割鸡聊自试,驯雉信非难。”【词语驯雉】   汉语大词典:驯雉

  • 甘猛虎

    《晋书.郭文传》:“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晋.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爱好山水,喜欢隐居游历

  • 散牛桃林

    源见“归马放牛”。谓不再用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

  • 衽席

    《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成玄英疏:“衽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衽席,床褥,卧席。后因以“衽席”借指男女色欲之事。《新唐书.高宗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