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时酒酣耳热,方食芉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后因以“蔗杖起舞”为形容酒后狂态的典故。清顾景星《〈楝亭集〉序》:
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见“拔本塞原”。明·王守仁《传习录》:“夫~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釜底抽薪↔缓不济急【词语拔本塞源
同“十日饮”。清袁枚《留别峄亭观察》诗:“十日平原饮正豪,一声班马又魂销。”
源见“阮孚蜡屐”。指对某事物有特殊癖好的人。宋苏轼《试笔》诗:“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是中有所好,而我喜欲迷。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源见“羝羊触藩”。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晋郭璞《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唐杜牧《朱坡》诗:“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词语触藩羝】 汉语大词典:触藩羝
源见“牛郎织女”。喻指分隔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妇或情侣。明黎民表《旅感》诗之二:“人间幻梦惟蕉鹿,天下闲情有女 牛。”清黄景仁《秋夕》诗:“羡尔女 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词语女牛】 汉语大词典
宋苏辙《黄楼赋》载: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黄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苏轼适为彭城守。水未至,苏轼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苏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
同“荆妻”。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经年远别,千里相逢,常思故国萱堂,难消岁月;料应客途荆室,备经风霜。”【词语荆室】 汉语大词典:荆室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以“爱礼存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初,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常朝班为不臣,宰相不从,陶争之
宋官本杂剧中有《宴瑶池爨》。金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蟠桃会》一本,《瑶池会》一本。至元代,钟嗣成著杂剧《蟠桃会》。惜以上剧本均已亡佚。王母娘娘《蟠桃会》故事,在宋代已广泛流传,并编成戏曲演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