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吐刚茹柔

吐刚茹柔

源见“不吐不茹”。谓吐出硬的,吞下软的。比喻欺弱怕强。《汉书.薛宣传》:“〔宣〕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茅,举错时当。”


并列 茹,吃。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欺软怕硬。语本《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斯则危行言逊,~,推避以求全,依违以免祸。”△多用于性格、品德方面。→欺软怕硬 ↔不畏强暴


【词语吐刚茹柔】  成语:吐刚茹柔汉语词典:吐刚茹柔

猜你喜欢

  • 赪尾

    源见“鲂鱼赪尾”。指忧劳,劳苦。前蜀韦庄《和刘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赪尾尚忧鲂。”亦指奔波劳苦之人。清颜光猷《京都杂咏》:“哀鸿应满野,赪尾莫忘归。”【词语赪尾】   汉语大词典:赪尾

  • 春秋鼎盛

    谓方在壮年。春秋:指年岁。《汉书.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唐代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鼎,方也。”主谓 春秋,指年龄。鼎,正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今

  • 没奈何

    宋洪迈《夷坚支志.戊四.张拱之银》:“俗云张循王(俊)在日,家多银,每以千两镕一球,目为没奈何。”宋代张俊晚年投靠秦桧,封清河郡王,拜太师,居西湖,聚敛财货,所以家中银两甚多。他让人把每千两银子铸成一

  • 溺儒冠

    《史记.郦食其传》:“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汉高祖不欢迎儒生,如果来客戴的是儒生帽子,汉高祖就把儒生帽子拿来,当尿盆用。后因用为轻视儒生

  • 三影郎中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张子野》引《遯斋闲览》:“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

  • 孙山之外

    源见“名落孙山”。指考试不中。《镜花缘》五二回:“他家一贫如洗,其父不过是个诸生,业已去世,既无钱财,又无势利,因此也在孙山之外。”

  • 一分筝音,二分琵琶

    唐.李肇《国史补》卷下:“于頔令客弹琴,其嫂知音,曰:‘三分中一分筝音,二分琵琶,绝无琴韵。’”唐.于顿嫂能知音通律,曾一次评论说:倘合奏之乐为三分音响,其中一分是筝音,二分是琵琶音,并无有琴的声韵。

  • 安仁头白

    同“潘安白发”。宋张先《苏幕遮》词:“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 斗筲之材

    源见“斗筲小人”。比喻短浅的才识。常用为自谦之词。《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之材】  成语:斗筲之材汉语大词典:斗筲之材

  • 唾壶歌缺

    同“唾壶击缺”。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词:“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