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

原作“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原意指言行与流俗常人相同,后用来称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孟子在批评那些好好先生时说,这种人降低自己身分,说话、办事都和流俗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在黑暗的社会里仿佛过得很舒心,平常与人相处也貌似忠厚老实,做起事来也廉洁方正。大家都喜欢他,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正确,但是与尧舜之道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说是损害道德的大害虫。

【出典】: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例句】:

南宋·朱熹《答胡季随书》:“说是讲学,不如同流合污,着衣吃饭,无所用心之省事也。”


并列 流,流俗。污,指混浊的世道。原指随俗浮沉,后多指与坏人一起做坏事。语本《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浊世。”曹靖华《飞花集》:“当然,世上所谓洁身自好,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一个人的风骨,是好的。”△贬义。多用于自甘堕落的人。→沆瀣一气 ↔洁身自好 独善其身


解释本指随俗浮沉。后用来表示随同坏人,为非作歹。

出处孟子·尽心下》:“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孟子:“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的学生志向远大但做事粗略。孔子为什么思念他这些狂放的学生呢?”孟子说:“孔子说,得不到有中正大道之人来传授,就只能结识狂放之人和洁身自好之人,因为狂放的人勇于进取,洁身自好之人有所不为。孔子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万章又问:“孔子所说的伪善欺世、戕害道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孟子说:“那种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就是伪善欺世的人。”

万章又问:“全乡的人都说某人是个老好人,他也处处表现为一个老好人,孔子却把他看成戕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孟子说:“这种人,要批评他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要指责他又没有可以挑剔的。他和浅薄的世俗同流,和污浊的尘世迎合,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廉正清洁,大家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但实际上,他完全违背了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戕害道德的人。”

近义沆瀣一气

反义洁身自好

例句

对于落后的青少年如不加强思想教育,他们就可能同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词语同流合污】  成语:同流合污汉语词典:同流合污

猜你喜欢

  • 潘子县

    同“潘安县”。潘子,称潘岳。唐岑参《春寻陶处士别业》诗:“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 三移教子

    源见“孟母择邻”。谓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子女。元关汉卿《蝴蝶梦》一折:“为甚我教你看诗书、习经史?俺待学孟母三移教子。”

  • 诗成得袍

    源见“夺锦袍”。称誉文才出众。唐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诗:“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词语诗成得袍】  成语:诗成得袍汉语大词典:诗成得袍

  • 犀照高悬

    源见“犀照牛渚”。犹明镜高悬。喻明察。《世无匹》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冤情洞见,乞赐超豁。”

  • 信誓旦旦

    旦旦,诚恳貌,信誓旦旦,初为形容誓言诚挚可信,后则一般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虚情假意的伪善面目。古代民歌中一位弃妇在回忆少时欢爱生活时说,我本想和你白头到老,谁知如今成仇人。远望淇水还有岸,近看丘陵还有坡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妙曲弹完,伊人不见,只有一江如带,数峰似染。 两句给人以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被称为神来之笔。语出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

  • 郤枝

    同“郤诜丹桂”。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词语郤枝】   汉语大词典:郤枝

  • 聚米为山

    《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汉光武帝刘秀亲自率军西征隗嚣。马援聚米

  • 蒙锦绣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传》:“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物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枣脯。”楚庄王喜爱马匹,故把锦绣披在他喜爱的马背上。后遂用为殊宠之典。唐.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令赴

  • 葛王争姓

    《世说新语.排调》:“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此事又见《晋书.诸葛恢传》。诸葛令,诸葛恢字道明,曾为江宁令,故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