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风不竞

南风不竞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入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竞,强劲,不竞是微弱不和的意思),多死声:楚必无功。’”

楚军北侵晋国,晋乐师师旷听到这个军事情报后,用律吕歌唱北风和南风乐曲,用占卜判断敌情(这是一种无有任何科学和事实根据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妄断)。他认为晋国在北,楚国在南,故以北风与南风作为两国的象征。师旷唱南风乐曲,南曲音调微弱而不与律声相和谐,他判断既然南风不竞,楚军必不获利不会有什么进展,故说“不害”。

后以南风不竞,常泛指军事或棋势等两相交锋中,处于南边的一方有失势失利的态势。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这里的“南风不竞”指樗蒲博戏的局势。

宋.杨万里《海鰌赋》:“牙斯(此以新莽时匈奴单于囊智牙斯侵汉,借指金主完颜亮侵宋)抵掌而笑曰:‘吾固知南风之不竞,今其幕有乌而信焉(参阅本书“楚幕有乌”条)。’”


主谓 南风,南方的音乐。竞,强劲。南方的音乐低沉而不强劲。比喻衰弱不振。清·觉佛《女英雄》:“不料近十年国威扫地,~,中原成游牧之场。”△贬义。多用于形容国家或地区等衰退,不景气方面。也作“不竞南风”。


【典源】《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晋·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师旷唯歌南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今译】 晋国听说楚兵前来攻打、乐师师旷说:“不要紧。我先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之音微弱,其中多死声。楚国一定无功而返。”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衰弱不振; 或形容一方局势不利。

【典形】 北风竞、多死声、南风不竞、南风多死声、南竞、竞南风、师旷审音、师旷觇风、死声多。

【示例】

〔北风竞〕 宋·苏轼《江涨用过韵》:“行看北风竞,来救南风蹙。”

〔多死声〕 唐·贾至《燕歌行》:“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南风不竞〕 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既而南风不竞,北道言旋,幕府既开,邦君且止。”

〔南风多死声〕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南竞〕 清·赵翼《军营夜坐》:“关门风静无南竞,戎索星低欲北流。”

〔竞南风〕 唐·杜甫《最能行》:“此乡之人器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师旷审音〕 清·吴伟业《八风诗·南风》:“师旷审音吹不竞,钟仪怀土操谁传。”

〔师旷觇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词语南风不竞】  成语:南风不竞汉语词典:南风不竞

猜你喜欢

  • 烛龙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能请致风雨),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烛龙为传说中的神名,它闭上眼睛是

  • 烂肠

    《吕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又晋葛洪《神仙传.王远》:“王方平谓蔡经家人曰:‘吾欲赐汝辈美酒,此酒方出天厨,其味醇醲,非俗人所宜饮,饮之或能烂肠,今当以水和之。’”后因

  • 无恙布帆

    同“布帆无恙”。清纳兰性德《为友人赋》之六:“朝衣欲脱换轻衫,无恙西风旧布帆。”

  • 苌弘血化

    同“苌弘化碧”。周斌《闻太一遗书将出版感赋二绝》之一:“鹦鹉洲边芳草碧,苌弘血化已三年。”

  • 开三面恩

    同“开三面网”。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而祝禽疏网,徒开三面之恩;毒虺挺妖,逾肆九头之暴。”

  • 庾令有尘

    同“庾公尘”。元陈孚《鄂渚晚眺》诗:“庾令有尘汗简册,祢衡无士盖文章。”

  • 代斫

    源见“代匠”。谓代替别人去做自己难以胜任的事情。多用作自谦之词。唐李夷简《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代斫岂容易,守成获优游。文翁旧学校,子产昔田畴。”【词语代斫】   汉语大词典:代斫

  • 君子国

    《山海经.海外东经》(卷三):“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传说中的君子国人好让不争。清.李汝珍《镜花缘》中更以夸张的手法描述君子

  • 草上之风必偃

    风吹草伏,喻君子之德能感化百姓。《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偃:伏。

  • 撒瑟

    古代士人,遇父母有疾,撤琴瑟,以示孝意。《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斋,养者皆斋,撤琴瑟。”后则常以“撤瑟”指死亡。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但感君情,敬报撤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