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卑躬屈己

卑躬屈己

躬,身体。卑躬,弯腰。形容屈己奉人,后含没有骨气之意。原北魏李冲用来形容自己与李彪共事时的情状,责备彪跋扈。李彪,名是高祖所赐,字道固,顿丘(今河南浚县)人,家世寒微,有大志,好学不倦。初入仕时,李冲优礼相待,彪也深相宗附,后彪官至御史中尉、著作郎,受高祖恩宠,性又刚烈,成了远近畏惧的人。车驾南伐后,彪与仆射李冲、任城王澄等留京参事,彪每当与冲等意见不同就发怒,事事专恣而行。于是冲上表道:“臣与彪相识垂二十载,初见他才优学博,谓其拔萃;及彪宦位显达,抨击奸邪激烈而无隐避,臣也钦佩他忠直;虽见他时而偏急,也不以为瑕,尽管有人说他威暴,臣以为是执法之官得罪人,易生闲言;现大驾南行,臣与他朝夕共事,才知他言行相乖,专恣无忌,而且推过于人,喜人谄媚,听其言似忠恕贤士,检其行是佞暴之徒。臣与任城王在他面前,须卑躬屈己,如恭顺的弟弟事奉威暴的兄长,他所想所要的,是或不是,无不屈从。如臣所列为实,宜诛彪,以防乱政;如臣言无证,可流放臣,以禁谗言。”时高祖在悬瓠,览表叹愕,有司要处彪死刑,高祖只除其名,彪离朝回乡。亦作卑躬屈膝、卑躬屈节。

【出典】:

魏书》卷62《李彪传》1391、1393页:“冲又表曰:‘及去年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日夕共事,始乃知其言与行舛,是己非人,专恣无忌,尊身忽物,安己凌上,以身作之过深劾他人,己方事人,好人佞己。听其言同振古忠恕之贤,校其行是天下佞暴之贼。臣与任城卑躬屈己,若顺弟之奉暴兄。其所欲者,事虽非理,无不屈从。依事求实,悉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彪于有北,以除奸矫之乱政;如臣无证,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蝇(《诗·小雅》篇名。中有‘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之句。后以青蝇喻进谗小人。)之白黑。’高祖在悬瓠,览表叹愕曰:‘何意留京如此也!’有司处彪大辟(死刑,古五刑之一),高祖恕之,除名而已。彪寻归本乡。”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42回:“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 近代·佚名:《清朝野史大观》卷2《豫王妃孀妹刘三秀传》:“刘居家喜南面坐。诸婢仆屏息听指挥惟谨。今一旦欲其卑躬屈膝,辱充下陈,宜其宁死不愿也。”


见“卑躬屈节”。《魏书·李彪传》:“臣与任城~,若顺弟之奉暴兄。”


【词语卑躬屈己】  成语:卑躬屈己

猜你喜欢

  • 秦帝鞭驱

    同“秦王鞭石”。元杨奂《通济桥》诗:“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 东风无力百花残

    意谓百花盛开,全仗东风之力。及至东风力尽,百花也随之凋残。 表示韶光已逝,青春不葆。语出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萧国才《韶光流逝话“赋闲”》:“古人有诗云:‘东风无力

  • 蘧年

    源见“蘧瑗知非”。指五十岁。清董俞《满江红.寿张研铭五十》词:“蒋径久忘宾与主,蘧年莫问非和是。”

  • 场苗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又:“皎皎白驹,食我场藿。”毛传:“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者,因有乘白驹而去者。”郑玄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系之,以永今朝。爱之欲

  • 楚王之萍

    源见“楚江萍”。指甘美的水果。唐王维《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序》:“又有木瓜在林,味若楚王之萍,大如安期之枣。”

  • 尸鸠之恩

    同“尸鸠之平”。汉王符《潜夫论.交际》:“所谓平者,内怀尸鸠之恩,外执砥矢之心。”

  • 百举百全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谓办事万无一失。《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宋 陈亮《酌古论.邓禹》:“不然,则安能百举百全而未尝小衄欤!”亦作“百举百捷”。《三国志

  • 厉精图治

    图:谋求。振奋精神,力求治理好国家。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三:“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亦作“厉精求治”。《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

  • 眼中针

    同“眼中钉”。郭沫若《反正前后》一篇五:“这在一般的穷人不消说是视为眼中针,而就是大中小的有产者都因为未曾习惯,也感觉不便。”【词语眼中针】   汉语大词典:眼中针

  • 彭咸沦没

    《楚辞》战国禁.屈原《离骚》:“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东汉.王逸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彭咸,殷时贤臣,直言进谏,未被采纳,愤而投水自杀。后遂用为称美忠谏之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