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包胥哭秦庭

包胥哭秦庭

源见“哭秦庭”。表示济难救国的忠心。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典源】《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使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yi)之患也。……’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人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史记·伍子胥列传》:“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战国策·楚策一》亦载,申包胥作棼冒勃苏,棼冒即蚡冒,申包胥为蚡冒氏,勃苏、包胥音近。

【今译】 春秋时,吴国攻破楚国郢都,楚臣申包胥急赴秦国求援,他对秦王说:“吴国好比野猪长蛇,多次吞食中原上国的领土。楚国最先受害。现在我国战败,宗庙社稷难保,国君逃亡在荒野之中。他派我到贵国告急求援,说:吴国蛮夷之邦,野心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如果灭掉楚国,就与贵国为邻了,那时贵国的疆界也将受到威胁。……”秦王使人告诉申包胥:“你所说的,我都知道了。请你在馆舍住下等候,待我们商议后再告知你。”申包胥说:“我国国君尚在荒郊野外,没有安身之处,作为臣子,我如何能安心等候呢?”于是就靠着宫墙站立,日夜嚎啕痛哭,他饮食不进,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秦哀王很受感动,为他吟诵《无衣》诗,说:“楚国虽无道,但有这样的贤臣,楚国怎会灭亡呢?”于是派遣五百辆战车出发救楚。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人救国济难的忠心; 也形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典形】 包胥救楚、包胥哭秦庭、包胥血、存荆、救楚、哭秦廷、秦庭哭、申胥恨、申胥泣血、首碎秦庭、包胥一哭、无复有申包、依墙哭楚、复楚孤臣、包胥存楚、包胥一诺、包胥一出、申包恸哭、愧包胥、楚包胥、秦庭泪、践秦庭。

【示例】

〔包胥救楚〕 唐·张说《过庾信宅》:“包胥非救楚,随会返留秦。”

〔包胥哭秦庭〕 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包胥血〕 清·叶世佺《谒刘公祠》:“涕泪包胥血,饥寒苏武毡。”

〔存荆〕 汉·班固 《幽通赋》:“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

〔救楚〕 唐·李白 《鸣皋歌送岑征君》:“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哭秦廷〕 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想过昭关八面虎狼威,怎知哭秦廷七日英雄泪。”

〔秦庭哭〕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申胥恨〕 明·吴易 《满江红》:“伍胥耻,荆城雪; 申胥恨,秦庭咽。”

〔申胥泣血〕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吴师鞭尸于楚国,中胥泣血于秦庭。”

〔首碎秦庭〕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


猜你喜欢

  • 茶灶龟蒙

    源见“笔床茶灶”。指唐代诗人陆龟蒙。常用为咏适意放达隐士的典故。元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词:“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 阪上走丸

    阪,山坡,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弹丸顺势滚下,比喻迅疾快捷。蒯通,即蒯彻,西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人。为人多智,有辩才。汉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81篇。在秦末楚汉起事初期,陈胜

  • 金鹊镜

    源见“飞鹊镜”。指背面雕刻鹊形的铜镜。泛指妆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一:“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词语金鹊镜】   汉语大词典:金鹊镜

  • 眉山翠

    同“眉山远”。宋欧阳修《踏莎行》词:“蓦然旧事上心头,无言敛皱眉山翠。”

  • 乌不乌,鹊不鹊

    《战国策.韩策二》:“史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指方术)所循(坚持顺行,此指问史疾研治哪门学问技术)?’曰:‘治列子圉(御)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王曰:‘正亦可为国乎?’曰:‘

  • 大声疾呼

    唐代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亟:急。疾:猛。偏正 急切大声地呼吁,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语本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

  • 灸艾分痛

    《宋史.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后因以“灸艾分痛”为兄弟友爱之典。明李贽《代常通病僧告文》:“同心一意,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

  • 一得之见

    指韩信问计于李左车,李左车提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自谦之词。后以此典比喻一点粗浅的见解,常作自谦之词。李左车,秦末谋士。初依附赵王武臣,封广武君。韩信、张耳率兵击赵,李左车建议赵军主将成安君陈馀出

  • 梦喜三刀

    亦作“梦应三刀”、“入梦三刀”。指官吏升迁。典出晋王濬(jùn)之事迹。王濬(206-286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少时博览典籍,志向远大。一次他修建住宅时,在门前开出很长一段路来

  • 城府深沉

    亦作“城府深密”、“城府深阻”。城府:比喻心机。心机深沉而不外露,使人难以揣测。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晋书》的作者在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愍帝司马邺本纪后,评论了西晋的诸位皇帝。在评论司马懿时说:“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