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木为吏

刻木为吏

即使是木头削刻成的木偶狱吏,人们都不愿与其见面,唯恐避之不及。用此衬托世间狱吏的凶暴可怖,令人望而生畏。西汉宣帝即位后,廷狱史路温舒上书说应当崇尚道德教化,减缓刑罚,其中说道:“俗话说得好:‘即便在地上画个圈儿当牢狱,人们也不敢走进去,刻削个木偶狱吏来审案,人们都势必不愿与之对质,何况是真的呢?’这是人们普遍地痛恨厌恶凶暴的狱吏而发出的悲痛之辞啊!”后以此典言狱吏的残酷可怖,令人不寒而栗

【出典】:

汉书》卷51《路温舒传》2368、2370页:“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厌恶、痛恨)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颜师古注曰:“画狱木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

【例句】: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贺未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刻木终难对,焚芝莫改芳。” 宋·王楙《野客丛书·汉狱吏不恤》:“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见“削木为吏”。宋·陆游《赛神曲》:“束草作官但形模,~无文书。”


【词语刻木为吏】  成语:刻木为吏汉语词典:刻木为吏

猜你喜欢

  • 百城自拥

    同“百城书拥”。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百城自拥,怜丛菊之留人;三字未居,喜幽兰之在谷。”

  • 耳闻不如目睹

    见〔耳闻不如目见〕。【词语耳闻不如目睹】  成语:耳闻不如目睹汉语大词典:耳闻不如目睹

  • 非烟染笔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逸文《非烟传》记述:唐时,河南府功曹参军临淮武功业爱妾名非烟,姓步氏,容止纤丽,若不胜绮罗,善秦声,好文笔,尤善击瓯,其韵与丝竹合,公业甚嬖(嬖,宠爱)之。比邻天水赵象见而悦之,

  • 皋羽泪

    源见“西台痛哭”。指宋谢翱哭祭文天祥事,表达亡国之痛。清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登山皋羽泪,泛指幼安船。”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恶( ㄨˋ wù ):厌恶,憎恶。 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有。语出《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明.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二卷:“孟良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某

  • 林宗折巾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介休县人〕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后因以“林

  • 覆妪

    《礼记.乐记》:“天地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孔颖达疏:“天以气煦之,地以形妪之,是天煦覆而地妪育,故言煦妪覆育万物也。”后以“覆妪”为庇荫养育。《旧唐书.文宗纪下》:“朕嗣守丕图,覆妪生类,

  • 开阁待宾

    源见“东阁招贤”。指大臣礼贤爱士。唐刘禹锡《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阁待诸宾。”

  • 龙颔借骊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诗文写得精彩。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凤形怜彩笔,龙颔借骊珠。”

  • 兼收并采

    源见“兼收并蓄”。谓广泛收罗采用。宋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欲隆太平极治之风,故开兼收并采之路。”并列 广泛收集,合理采用。宋·曾巩《谢章学士书》:“~,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