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

刚愎,强硬固执;自用,靠主观想象行事。刚愎自用,表示傲慢成性,听不进不同意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师伐郑,与之订城下之盟。不久之后,晋国以荀林父为将,率军救郑。闻知楚、郑两国已结盟,荀林父就想率军返回。这时,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郑将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绝服从命令,擅自率师渡河,向楚军发动进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变原来命令,命令大军渡河,策应先縠,闻知晋军渡河求战,楚庄王心中害怕,便想撤军回国。这时,他的一个宠臣伍参看出晋军的弱点,劝告楚庄王回师与晋军打上一仗。他说,晋军主帅荀林父执政不久,部下不听指挥。他的中军副帅先縠这个人又很任性,违背命令擅自渡河。其他统帅也都控制不了军队,将士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迎战,必能打败晋军。再说,我国是国君亲自出征,晋国是臣下率军作战,以国君之尊而躲避臣子,也无法向楚国臣民交待。楚庄王听了,便改变主意,挥师北向,果然打败了晋军。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伍参言于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

【例句】:

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悍。” 宋·陈抟《心相编》:“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诸葛成何事》:“荆公(王安石)刚愎自任,新法烦苛,流毒四海,不忍君子之见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为其所挤陷。”


并列 刚愎,倔强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则杀人,大则误国。”※愎,不读作fù。△贬义。用于表示主观。→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虚怀若谷。 也作“刚戾自用”、“刚褊自用”、“狠愎自用”。


【词语刚愎自用】  成语:刚愎自用汉语词典:刚愎自用

猜你喜欢

  • 庾敳堕帻

    《晋书.庾峻传》附《庾敳传》:“敳(音ái峻子)有重名,为晋绅所推,而聚敛积实,谈者讥之。……时刘舆见任于越(司马越),人士多为所构,惟敳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后以其性俭家富,说越令就换钱千万,冀有所吝

  • 凝云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乐曲高亢激越,美妙动听。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词语凝云】   汉语大词典:凝云

  • 一食

    参见:一饭师【词语一食】   汉语大词典:一食

  • 子真

    源见“谷口子真”。借称隐逸高士。唐卢纶《关口逢徐迈》诗:“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词语子真】   汉语大词典:子真

  • 韲臼

    调和诸味的石臼,为“辞”字的隐语。《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帝与杨修一起过曹娥碑下,见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杨修解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韲

  • 矍铄据鞍

    源见“马援据鞍”。表示老当益壮,思建功业。宋刘筠《旧将》诗:“秋来从猎长杨榭,瞿铄犹能一据鞍。”

  • 舐丹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喻攀附求腾达的人。宋刘克庄《沁园春.六和林卿韵》词:“人言八十鹰扬,笑千岁如何尺捶量。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 王乔

    同“王子乔”。唐郑谷《鹤》诗:“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词语王乔】   汉语大词典:王乔

  • 富贵草头露

    形容富贵不能长久依恃。唐代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词语富贵草头露】  成语:富贵草头露汉语大词典:富贵草头露

  • 金屋娇娘

    源见“金屋藏娇”。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见“金屋贮娇”。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猛回头何方故乡。”【词语金屋娇娘】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