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冒犯,违犯;韪,(wěi伟),是,对。冒天下之大不韪,形容冒犯了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公元前712年,息国发兵进攻相邻的郑国,结果大败而归。左丘明评论说,息侯犯了五大错误,犯了这“五不韪”,却去攻打别国,失败不是必然的吗?

【出典】: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以是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例句】: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3《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


述宾 冒,冒犯,不顾。不韪,不是,过错。冒犯天下人认定的最大的错误,指公然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张贤亮《小说中国》:“而我就觉得他的胆识是历史上任何一位资产阶级的或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都不可比拟的,竟敢~,公然‘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这一下子就站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一般作贬义。多用于形容人的举止行为方面。亦可反其意而用之,作褒义。→偭规越矩 明目张胆 为所欲为 ↔顺天应人。 也作“犯天下之不韪”、“冒大不韪”。


犯了人所公认的大错,谓之 “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冲犯、冒犯。《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单于……直冒汉围西北驰去。”颜师古注: “冒,犯也。”

“不韪”是什么意思呢?

“韪”,《说文·是部》释为 “是也”。段注: “荀爽 《对策》曰:‘五韪咸备。’韪与是义同,六书之转注也。”《汉书·叙传下》: “昭韪见戒。”颜师古注引张晏曰: “明其是者,戒其非也。”亦训 “韪”为 “是”。

因此,“不韪”即谓 “不是”, “不是”即不对、错误。 “大不韪”便是大错误、极大的不对。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是犯了天下公认的大错。

语源 《左传·隐公十一年》: “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杜预注: “息国弱。郑息同姓之国。言语相恨当明征其辞,以审曲直,不宜轻斗。韪,是也。”

春秋时期,弱小的息国为了一点小事与同姓之郑国发生了争执,息君怀恨在心,不考虑出兵是否正当,不考虑本国有多大力量,不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不想想出兵有无理由,也不考虑动武有无罪责,就这样 “犯五不韪”而去攻打强大的郑国,其丧师失败不是很合乎情理的吗?

息国敢这样 “犯五不韪”,当然是咎由自取了。后世因此形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韪”一语。


【词语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汉语词典:冒天下之大不韪

猜你喜欢

  • 独学陋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礼记.学记》认为独自学习,必然孤陋寡闻。后遂用为独学不佳之典。唐.韩愈《招杨之罘》:“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

  • 庾悦吝子鹅

    《宋书.庾悦传》:“初(刘)毅家在京日,贫约过常,尝于乡曲士丈夫往东堂共射。时悦为司徒右长史,暂至京,要府州僚佐共出东堂。毅已先至,遣与悦相闻,曰:‘身久踬顿,营一游集甚难。君如意人,无处不可为适,岂

  • 射乌

    同“射日”。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衔环。”【词语射乌】   汉语大词典:射乌

  • 相如怀璧

    源见“完璧归赵”。谓不辱使命。明徐孚远《交行摘稿.遣怀》诗之一:“便拟相如怀璧反,谁怜季子敝裘归?”

  • 市虎

    源见“三人成虎”。谓流言惑众,以假乱真。汉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宋陆游《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诗:“怨谤相乘真市虎,技能已尽似黔驴。”

  • 蒲柳

    源见“蒲柳姿”。比喻孱弱的体质。唐李白《长歌行》:“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亦喻人社会地位卑下。《红楼梦》五回:“觑看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词语蒲柳】   汉语大词典:蒲柳

  • 炊金馔玉

    唐.骆宾王《骆丞集》卷二《帝京篇》诗:“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骆宾王集》卷九作“酌金馔玉”。平台,古迹名,在河南商丘县东北,为公元前五五六年宋皇国父所建。汉时梁孝王与邹阳、枚乘等曾游于此

  • 湘累怨

    源见“屈原沉湘”。指忠鲠遭谗之悲。清孔尚任《桃花扇.沉江》:“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

  • 触虿尾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晋.杜预注:“谓子产重赋,毒害百姓。”春秋时,郑国人毁谤大夫子产,说他象是蠍子尾有毒,残害老百姓。后遂

  •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老虎只能画出它的皮毛而不能画出它的骨头;看人也只能看他的外表而不能看到他的内心。 表示人心难测。语出元.孟汉卿《魔合罗》一折:“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便好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明.高则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