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见之明

先见之明

能事先洞察事物的敏锐眼力和预见性。《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砥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参见“老牛舐犊”条。


偏正 明,眼力。有预见到事物发展的眼力。《后汉书·杨彪传》:“愧无䃅~。”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褒义。常用于称赞人料事如神。→先人之见 未卜先知 ↔事后诸葛亮


解释预先洞察事物的眼力。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金日(mìdī)是西汉武帝时的名臣。他本是匈奴后裔,后来归降汉朝,所以做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深受武帝信任。金日原有两个儿子,很招人喜爱,汉武帝也非常喜欢,拿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开心果。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仍然经常出入皇宫,和武帝嬉戏娱乐。后来,其中的大儿子和宫女在宫殿里有不检点的行为,正好被金日撞见了,金日非常痛恨,就把他杀掉了。

杨修是东汉末期人,非常好学,富有才能,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曹操打下汉中后,既想进军巴蜀,征讨刘备,又想守住汉中,撤回大军,但是进讨一时不能成功,撤军后汉中也难守住。正好军士来问晚上军队的口令,曹操于是说:“就是‘鸡肋’。”其他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用这个口令。只有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看来曹公已经下了撤军的决心了。”杨修才能出众,又常常能渗透曹操的心思,所以曹操对他非常担心。同时,因为杨修又是仇敌袁术的外甥,曹操担心以后成为祸患,于是后来找机会把他杀掉了。

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汉末名人,曾任要职。后来杨彪见汉朝气数已尽,就假称自己得了脚病,卷曲不能伸展,从而辞官回家。杨修被曹操杀害后。曹操有一次见到杨彪,问他:“您怎么变得这么瘦?”杨彪说:“我自愧没有金日那样的先见之明,我想念儿子,还怀有老牛舐犊一样的深情。”曹操听了这话,不由得改变了自己的面色。

例句

这事竟在他意料之中,他真有先见之明。


【词语先见之明】  成语:先见之明汉语词典:先见之明

猜你喜欢

  • 不朽之盛事

    指文章。意谓立言可以不朽。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张籍《上韩昌黎书》:“若执事守章句之学,因循于时,置不朽之盛事,与夫不知言者亦无以异矣。”【词语不朽之

  • 高悝匿孤

    晋高悝( ㄎㄨㄟ kuī 亏)收养华轶妻儿的故事。《晋书.华轶传》:“初,广陵高悝寓居江州,轶辟为西曹掾,寻而轶败,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径年。既而遇赦,轶携之出首,帝嘉而宥之。”宥( ㄧㄡˋ

  • 函关紫

    源见“紫气东来”。指祥瑞。清李渔《和友人春游芳草地三十咏.一先》:“气若函关紫,花中定有仙。”

  • 波诡云谲

    亦作“云谲波诡”。云气水波相互变化。以后转为文章起伏变化,巧妙无极的意思。汉代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洵而亡见。”摧嗺:叹词,嗟也。摧,通“嗤”。挢首:举起

  • 周王驾

    《左传.昭公十二年》:“(子革)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据说周穆王欲遍行天下,以将其车辙马迹留于后人。后

  • 倒屣相迎

    亦作“倒屣而迎”,“倒屣迎宾”。匆忙迎接客人,以致鞋子都穿倒了。原意为对才学之士的尊敬;后则泛指对客人的尊重。王粲(177-217年),字仲宜,山阴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魏之际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

  • 丰上削下

    同“丰上兑下”。清汪琬《张府君墓志铭》:“府君丰上削下,颀然长身。”【词语丰上削下】   汉语大词典:丰上削下

  • 狗急跳墙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后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红楼梦》二七回:“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主谓 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

  • 禹锡糕

    源见“题糕字”。指唐刘禹锡作《九日诗》不敢用“糕”字事。用为重阳节的典故。清 易顺鼎《粉蝶儿》套曲:“泉明酒,禹锡糕,秋到重阳秋又老。”

  • 孤竹采薇

    源见“采薇”。指伯夷、叔齐避世隐居。元贡师泰《学圃吟》:“孤竹采薇终饿死,屈到好芰竟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