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光

借光

同“借馀光”。《儒林外史》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借光”表示请人提供方便或向人询问之意,口语中也常说成“劳驾”,是一种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 ‘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老舍 《赵子曰》第七: “借光! 这是六十号吗?”这样的用法,是 “借光”现今的常用义。

“借”,在这里是凭借、给予的意思。 “光”在这里是 “好处”的意思。如 “沾光”,即凭借别人或某件事情而得到好处。 “借光”的本来意义即此。如: 明·阮大铖 《燕子笺·辩奸》: “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借光”此义今被 “沾光”代替, “借光”今所使用的是其常用义。

借光”一语,来源于 《战国策·秦策》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某处江边一个村子里,每天晚上一些姑娘们都聚在一起做针线活,但是有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却遭到了排挤,说她 “沾光”占了便宜,不拿灯来,因而拒绝她的参与。那姑娘说,我总比你们早些来,打扫灰尘,铺设坐席,对你们多少有点益处吧? 你们的灯烛反正是要点的,我 “借”点 “光”,你们丝毫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大家觉得她的话有理,人又好,就把她留下来了。

此后,“借光”一语便流传下来,表示求人提供方便之意。


【词语借光】   汉语词典:借光

猜你喜欢

  • 吴士吞爻

    《三国志.虞翻传》:“〔翻〕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放发披鹿裘,布《

  • 夜眠薪

    同“卧薪尝胆”。清赵翼《述庵璞函缘事罢官从军来滇次韵奉答》之二:“扫穴犁庭仗武臣,也须愤切夜眠薪。”

  • 山阴访戴

    同“访戴”。宋范成大《李子永赴溧水》诗:“匆匆叶县双凫舄,换却山阴访戴船。”

  • 阒其无人

    阒( ㄑㄩˋ qù )其:阒然,寂静貌。 寂静得像没人一样。也表示空无一人。语出《易.丰》:“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国.魏.王粲《登楼赋》:“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晋.潘岳《怀旧赋》:“

  • 玉石同烬

    同“玉石俱焚”。梁启超《新罗马.党狱》:“逆著你来便玉石同烬,顺著你来又鸡犬不宁。”见“玉石俱焚”。烬,烧毁。梁启超《新罗马》:“逆着你来便~,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词语玉石同烬】  成语:玉石同烬

  • 眦裂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后因以“眦裂”形容盛怒。唐柳宗元《韦道安》诗:“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新唐书.张巡传》:“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

  •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揣:测度,估量。本:根本,根基末:末梢,末端。 不揣度基地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较其顶端。 意谓事物如不放在同一起点上去竞争,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语出《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

  • 李下瓜田

    同“瓜田李下”。清 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愿侍瑶阶,扫除花殿,一片冰心,早离李下瓜田。”并列 在李树下整冠,在瓜田里穿鞋,有被人当作偷李偷瓜的嫌疑。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

  • 烂柯

    源见“柯烂忘归”。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阅世深疑已烂柯。”亦谓传说而难信实之事。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

  • 莫道桑榆晚

    桑榆晚:比喻年老。桑榆,太阳落下的地方。 意谓人虽到晚年,仍能有所作为。 常用作人不服老之辞。语出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何芸轩《雨过天晴》(《长江日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