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

形容优美的歌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韩国歌女韩娥东向赴齐国,因为没有粮食,只好卖唱乞食。她离开后,歌声仍在梁间环绕,三日不绝,人们都以为她还留在当地。有一次她路过客栈,受到人侮辱,韩娥便长歌当哭,整个村庄的人都被感动得悲不自胜,以致三天都不想吃饭,并马上把她追回。这时,她又放喉高歌,使得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忘了先前的悲哀。当地人们送她厚礼,打发她离开那里。所以那个地方的人们至今擅长仿效韩娥的调子唱歌。

【出典】: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例句】:

宋·孙觌《长乐寺》诗:“雍门已陈迹,余音空绕梁。” 清·刘鹗《老残游记》2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宋·孙觌《长乐寺》:“雍门已冻迹,余音空绕梁。”


解释梁:房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韵味深长。也可用来比喻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战国时期,薛谭在秦青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薛谭就自认为已经学得不错了,打算辞别而归。秦青并没有挽留他,而是为他在郊外饯行。饯行时,秦青拍击着乐器,唱出了悲哀的歌曲,歌声振动了树木,阻止了流动的白云。薛谭一听,知道自己差得还太远,便请求回去继续学习。

秦青说:“从前,韩娥向东去齐国,没有粮食吃了,经过雍门的时候,便卖唱求食。韩娥离开后,她的歌声仍然萦绕着房梁,三天都没有断绝,旁边的人还以为唱歌的人并没有离开。韩娥经过旅店,旅店的人欺负她。韩娥感到很痛苦,便放声哀哭,她的哭歌让乡里的老老少少都感到悲痛,留着眼泪相向而站,以至于三天都不进饮食。韩娥离开后,乡里的老少急忙去把她追回来,她又长声欢歌,使得大家都踊跃舞蹈,忘记了以前的哀愁。然后,人们赠送给她食物,送她上路。至今雍门附近的人们善于唱歌,善于哀哭,就是模仿韩娥的缘故。”薛谭听后,再也不说回家的话了。

例句

他的演唱,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啊!


【词语余音绕梁】  成语:余音绕梁汉语词典:余音绕梁

猜你喜欢

  •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晚上,形容在短时间内危险就在眼前。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黄(今山东掖县一带)人。三国吴名将。少时善射,豪侠仗义。北海相孔融对其甚为敬重,多次派人看望其哥,并周济日用。黄巾

  • 诗为谏书

    《汉书.儒林传.王式》:“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三百五篇谏,是

  • 秦庭之泪

    同“秦庭之哭”。清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望天,爰下秦庭之泪。”

  • 吹毛索垢

    同“吹毛求疵”。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见“吹毛求疵”。明·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词语吹毛索垢】  成语:吹毛索垢汉语大

  • 吴阿蒙

    同“吴下阿蒙”。清 顾汧《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 阿蒙。”

  • 吴季剑

    同“吴陵剑”。清毛奇龄《张梯墓下作》诗:“墓下未留吴季剑,望中何处谢家山?”

  • 立壁

    同“壁立”。宋陈师道《答黄充》诗:“我无置锥君立壁,舂黍作糜甘胜蜜。”

  • 鹄已去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林补:“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词,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

  • 丁兰刻母

    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七引晋孙盛《逸人传》:“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仿佛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其后,邻人张叔妻从兰妻有所借,兰妻跪报木人,木人不悦,不以借之。叔醉,疾来

  • 亦趋亦步

    同“亦步亦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兹及为矩为规,亦趋亦步。”见“亦步亦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兹及为矩为规,~。”【词语亦趋亦步】  成语:亦趋亦步汉语大词典:亦趋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