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伶伦凤律

伶伦凤律

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汉书.律历志》“阮隃之阴”作“昆仑之阴”、“伶伦”作“泠纶”。后因以“伶伦凤律”为创制音律的典故。唐元稹《有鸟》诗之十五:“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㗌。先春尽学百鸟啼,真伪不分听者悦。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典源】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xie)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 黄钟之宫,律吕之本。”《汉书·律历志》亦载,文大略同,“阮隃之阴”作“昆仑之阴”,“伶伦”作“泠纶”。

【今译】传说黄帝命乐官伶伦制定声律。伶伦从大夏往西,来到昆仑山北,在嶰谿之谷取得良竹,选择竹壁薄厚均匀的,从节间截断,制成律管,长度为三寸九分,以其声为黄钟之宫。又制成十二筒,按凤凰鸣声定为十二律。其中雄鸣为六 (六律),雌鸣也为六 (六吕)。

【释义】 后以此典指善知音律的人、艺人; 也用以形容精美的音乐或笛箫等。

【典形】 伶伦、伶伦凤律、伶伦管、伶伦学凤凰、伶伦游凤、伦伶、伦律、嶰谷黄钟、嶰谷伦、学凤鸣、嶰谷遗律、鸣凤之律、嶰谷枝、伶伦曲。

【示例】

〔伶伦〕 唐·柳宗元《青水驿丛竹》:“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唐·沈既济《任氏传》:“生长秦城,家本伶伦,中表姻族,多为人宠媵。”

〔伶伦凤律〕 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伶伦凤律乱宫商,蟠木天鸡误时节。”

〔伶伦管〕 唐·张祜《叙诗》:“伶伦管尚在,此律谁能吹。”

〔伶伦学凤凰〕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

〔伶伦游凤〕 魏·阮籍《东平赋》:“是以伶伦游凤于昆仑之阳,邹子噏温于黍谷之阴。”

〔伦伶〕 魏·阮籍 《咏怀》 之二十二:“凤凰鸣参差,伦伶发其音。”

〔伦律〕 清·丘逢甲 《岁暮杂感》:“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嶰谷伦〕 元·揭傒斯《奉题近臣所藏渭川千亩图》:“泪痕仿佛湘江女,律管参差嶰谷伦。”

〔学凤鸣〕 唐·陈子昂《修竹篇》:“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猜你喜欢

  • 共姜誓

    同“共姜誓盟”。宋刘克庄《满江红.寿唐夫人》词:“凛凛共姜当日誓,谆谆孟母平生教。”

  • 鸿惊

    源见“洛神”。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唐宋之问《秋莲赋》:“既如秦女艳日兮凤鸣,又似洛妃拾翠兮鸿惊。”【词语鸿惊】   汉语大词典:鸿惊

  • 鳣鲸失水

    《汉书.贾谊传》:“彼寻常之汙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於蝼螘。”师古注曰:‘鳣或作鱏。亦大鱼也。蝼即蝼蛄也。’汉代贾谊被任为长沙王太傅,路经湘水,作《吊屈原赋》中说:一般地臭水沟,岂

  • 穷唱渭城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某所居安邑里口有鬻(yù卖)饼者,早过户,未尝不闻讴歌而当垆,兴甚早。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欣然持镪(qiǎng钱串)而去。后过其户,则寂

  • 素不相识

    素:向来,平素。向来不认识。陆瑁(?-239年),字子璋,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之弟,仕吴官至选曹尚书。陆瑁为人很讲义气。陈融、濮阳逸、蒋纂、袁迪等人志向远大而家境贫寒。陆瑁和他们关系亲

  • 夜坐佛膝

    元末明初著名书画家、诗人王冕少年时代读书的事迹。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诸暨(今属浙江)人。年幼时家境贫寒。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却溜进学堂,听学生们朗读课文,直到傍晚才回家,竟忘了牵回自己

  • 荆山璧

    源见“和氏之璧”。指和氏璧,泛指宝玉。亦喻杰作。唐李德裕《重忆山居.罗浮山》诗:“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宋黄庭坚《定交诗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 却瓜

    《北齐书.苏琼传》:“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仕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送来,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乃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竟贡新果,至门间,知琼瓜犹在,相

  • 跨凤鸾

    源见“乘鸾”。指仙女或美女。清李渔《凰求凤.避色》:“要风流,除非是跨凤鸾,不将身作雄狐。”

  • 雁塔名

    同“雁塔题名”。清赵翼《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雁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