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伏生授经

伏生授经

指秦焚书后由伏生传授私藏保留下来之《尚书》。后以此典比喻传授学术。伏生,也称伏胜。济南(郡治今山东章丘西)人。曾任秦博士。汉文帝时,想要寻找能讲解《尚书》之人,全国找不到,后来才听说伏生能够解说,想要征召他来京城。这时伏生年纪已有九十多岁,不能行走,于是就命令太常(司祭祀礼仪)官派遣掌故晁错前往学习《尚书》。秦始皇焚烧书籍,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内。从那次以后兵战大起,人们四处流亡,汉朝平定全国,伏生再寻找收藏在墙壁内之《尚书》,丢失几十篇,只得到29篇,就用它在齐(战国时齐国地约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下游及胶东半岛地区)、鲁(春秋时鲁国地约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泗、沐、沂流域)地区教授。学者们从此很多能解释《尚书》,山东地区各位经学大师都去涉猎阅读《尚书》去教授。后以此典指传授经书学术。此典又作“济南生”、“逸书”、“济南书”、“遣经”、“伏生藏壁”。

【出典】: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伏生》3124——3125页:“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通“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例句】:

唐·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宋·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昼》:“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金·贾益谦《赠答史院从事》:“郑圃道尊何敢望,济南书在子当传。” 金·元好问《郑州上致政贾左丞相公》:“郑圃亦能知有道,汉庭久欲访遗经。” 清·吴伟业《汲古阁歌》:“伏生藏壁遭书禁,中郎秘惜矜谈进。”


【典源】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大常使掌故朝 (晁) 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汉书·儒林传》亦载。

【今译】 汉代伏生名胜,是济南人,秦时曾为博士。汉文帝时,想找到研究《尚书》的人,各地都没有,后来听说伏生通晓,想召他来。当时伏生已九十多岁,年老,不能前来,于是命令太常掌故晁错去伏生那里学习。秦时焚烧经书,伏生将经藏在墙壁里。后来楚汉争战,伏胜流亡,等到汉平定天下,伏生发掘藏书,丢失几十篇,只剩下二十九篇,就用来在齐鲁之间教授。学者因此很能讲述《尚书》,山东的各位学者大师都用《尚书》来教授学生。

【释义】 后以此典指传授经书学术。

【典形】 伏生藏壁、济南生、济南书、遗经、逸书、口传赖伏生、秦暴有传经。

【示例】

〔伏生藏壁〕 清·吴伟业《汲古阁歌》:“伏生藏壁遭书禁,中郎秘惜矜谈进。”

〔济南生〕 唐·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济南书〕 金·贾益谦《赠答史院从事》:“郑圃道尊何敢望,济南书在子当传。”

〔遗经〕 金·元好问《郑州上致政贾左丞相公》:“郑圃亦能知有道,汉庭久欲访遗经。”

〔逸书〕 宋·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昼》:“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猜你喜欢

  • 出奴入主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后以“出奴入主”谓挟门户成见。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近日癸卯甲辰间,径路已分,弹

  • 哭秦庭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为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曰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

  • 尺帛之谏

    《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

  • 椒兰妒忌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楚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用椒、兰分别代指楚大夫子椒和楚怀王弟司马子兰二人,他

  • 锥印

    源见“悬梁刺股”。指发愤读书的苏秦。唐李绰《〈尚书故实〉序》:“绰避难圃田,寓居佛庙,秩有同于锥印,迹更甚于酒傭。”【词语锥印】   汉语大词典:锥印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更( ㄍㄥ gēng ):改变。 臣子效忠一个君主,妇女不嫁两个丈夫。这是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忠贞之节。语出《史记.田单列传》:“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晋书.烈女传.段丰妻慕容

  • 履霜之戒

    源见“履霜坚冰”。指灾祸将临,当知有所戒慎。清何琇《樵香小记.翚帅师》:“胡传谓: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偏正 踩霜而知严冰季节将至的警诫。比喻某种后果可能产生之前的警诫。清·何琇

  • 束缊乞火

    束缊(yùn运):把乱麻搓集成引火绳。乞火:向邻居借火种。汉刘邦即位时,以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为齐王,以曹参为相国。当时,蒯通在曹参手下当宾客。有人劝蒯通向曹丞相荐举历史上曾有过失但颇有才干的隐士梁石君和

  • 一台二绝

    同“一台二妙”。《南史.伏曼容传》:“〔曼容〕为尚书外兵郎,尝与袁粲罢朝相会言玄理,时论以为一台二绝。”按,袁时任尚书仆射,与伏同官,故称。【词语一台二绝】  成语:一台二绝汉语大词典:一台二绝

  • 三陟

    《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岗,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南朝 宋颜延之《秋胡》诗:“嗟予怨行役,三陟穷晨暮。”【词语三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