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伊于胡底

伊于胡底

伊:句首语助词。于:往。胡:何。底:尽头,终极。 弄到什么地步。 表示结果很糟。语出《诗.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郑玄笺:“于,往。底,至也。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将何所至乎?言必至于乱。”《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机械相乘,得失倚伏,胶胶扰扰,将伊于胡底乎?”清.黄爵滋《论禁烟书》:“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慈禧太后演义》二五回:“即如裁并官缺一事,本为淘汰冗员,而外间不察,遂有以大更制度为请者,举此类推,将以讹传讹,伊于胡底?”也引作〔伊于何底〕。清.查继佐《罪惟录.抗运诸臣列传上.史可法》:“可法上疏曰:‘老成激而投簪,豪杰因之裹足,祖宗怨,天命潜移,东南一隅,不知其伊于何底也?’”清.范锴《汉口丛谈》卷五:“母泣曰:‘此女恶业,殆种自前生,不知今世伊于何底?’”


述宾 伊,句首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终点。走到哪里去。谓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后果不堪设想。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我视犹谋,伊于胡底。”郑玄笺:“于,往。”高亨注:“底,物的下部,此指最后境地。”清·林则徐《参劾因循不振之镇将沈镇邦等分别降勒休折》:“若不严参示儆,是南澳一带,前船虽已押回缴土,而后船又复踵至而售私,藏垢纳污,~。”△贬义。用于后果极坏之事。→不堪设想。也作“伊何底止”。


【词语伊于胡底】  成语:伊于胡底汉语词典:伊于胡底

猜你喜欢

  • 济胜

    源见“济胜之具”。指攀登胜境游览。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衰老自怜难济胜,层椒临眺亦忘还。”【词语济胜】   汉语大词典:济胜

  • 月殿嫦娥

    同“月里姮娥”。元关汉卿《玉镜台》三折:“便有瑶池仙子无心觑,月殿嫦娥懒去窥。”见“月里嫦娥”。元·王实甫《西厢记》1本3折:“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微现蟾宫素影。”【词语月殿嫦娥】  成语:月

  • 青乌子

    源见“青乌”。传说中古代堪舆家,或说黄帝时人,或说秦 汉时人。《广韵.平青》引汉应劭《风俗通》:“汉有青乌子,善数术。”唐柳宗元《伯祖赵郡李夫人墓志铭》:“子孙百代承灵祉,谁之言者青乌子。”【词语青乌

  • 膝非佞人枕

    《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之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苏则为人正直,因不满董

  • 无愁天子

    《北齐书.幼主纪》:“幼主名恒,帝(北齐后主高纬)之长子也。……”“又斛律光死后,诸武官举高思好堪大将军,帝曰:‘思好喜反。’皆如所言。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

  • 三韭饭

    源见“庾郎鲑菜”。泛指蔬菜,蔬食。清赵翼《八十自寿》诗:“自吃庾郎三韭饭,不尝楼护五侯鲭。”

  • 两歧

    源见“两岐歌”。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宋王安石《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词语两歧】   汉语大词典:两歧

  • 宋邻东畔

    同“宋玉东墙”。宋贺铸《清平乐》词之二:“宋邻东畔,明月关深院。玉指金徽调旧怨,楚客归心欲断。”

  • 三枝荆并

    同“三荆”。清 袁龙《端正好.寿业师爱庐五十》套曲:“我与你别宗枝弟与兄,同本原高与曾,祖父行三枝荆并,父叔们恰合着六出花生。”

  • 石尤

    同“石尤风”。明张煌言《答曹云霖监军书》:“弟栖迟沙关,几三月矣。金尽粟空……只得仍图北返。两番鼓棹,又为石尤留滞。”【词语石尤】   汉语大词典: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