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己为马,以己为牛

以己为马,以己为牛

庄子.应帝王》:“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蒲衣子,尧时的贤人,王倪之师。而,汝,指向他发问的齧缺)?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舜;泰氏,伏羲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于于,自得的样子);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这段话是庄周借蒲衣子之口,表达对三王之世和五帝之世帝王之道优劣品评之言。具体解释如下:一个叫齧缺的人,去问王倪什么是帝王之道,王以“不知”作答。留缺得此以为妙旨,于是高兴地去告诉蒲衣子,并倾听师道的高见。蒲衣子认为:三皇之世,风俗淳和,统治者不需动智,则可达到无为而治;五帝之世,民风浇竟,统治者需要运智方可达到治的目的。不言自化,无为而治高于德政教化,故说“有虞氏不及泰氏”。按照常理,人以其所好为“是”,以其所恶为“非”。因此,“是人”指以人为是,“非人”指以人为非。故有是非的境界,是属于“有为而治”,而不是属于无得无失,无是无非,无可无不可,那样一种无为而治,自然之治的理想世界。因此,舜治天下,虽内怀仁义之心,以自己奉行的道德,去争取教育众庶;但这种作法,既以一定的是非道德作标准,这当然属于“有为而治”。伏羲氏时情况则不同,此时民性率真,统治者不需以自己的是非道德标准去约束众庶,就可垂拱而治,这就超出了动心智以治民,达到了不入是非的理想境界。在这种理想境界中,人们的智能能够任率自得,情感因此无需矫饰。这种不受任何一定道德标准约束的抽象道德,是最纯真的。显然,庄周所主张的是一种鼓吹无为而治,恢复原始社会状态的乌托邦消极思想。

所谓“以己为马”云云,便是这种乌托邦理想中,忘情于物与我的自在精神状态。后因用为咏忘物与我,一切都无区别的精神思想状态之典。

宋.辛弃疾《卜算子.用庄语》词:“一以我为牛,一以我为马。人之与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猜你喜欢

  • 狗监推才

    同“狗监揄扬”。清赵执信《读司马相如传》诗:“公孙阁外几人窥,狗监推才天子知。”【词语狗监推才】   汉语大词典:狗监推才

  • 襦袴歌

    源见“歌五袴”。对官吏惠民德政的颂歌。唐张玄晏《授李思敬武军李继颜保大军节度使制》:“不乏循良之称,亟彰持重之名,继成襦袴之歌,显著山河之誓。”【词语襦袴歌】   汉语大词典:襦袴歌

  •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

    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时晋国人,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颇著勋劳。禄:禄位,赏赐。 介之推不谈论禄位的事,而颁赐禄位也没有考虑到他。 后用以比喻不求人知者,也终于被人遗忘。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尊俎折冲

    同“樽俎折冲”。元 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二》:“尊俎折冲,呈赤云之胜气;江山如画,照黄纸之除书。”见“折冲尊俎”。【词语尊俎折冲】  成语:尊俎折冲汉语大词典:尊俎折冲

  • 中庭漂麦

    同“高凤漂麦”。明孟称舜《娇红记.期阻》:“中庭漂麦春潮溅,古庙轰碑苍龙战,北溟奋翮鲸鱼变。”

  • 黄犬泪

    同“黄犬叹”。清舒位《感遇》诗之四:“始为苍蝇笑,旋下黄犬泪。”

  • 云霄奋翼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在高位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明姚夔《送刘尽心南归》诗:“云霄奋翼非难事,道义持身不外求。”

  • 鲤趋

    同“孔鲤趋庭”。明皇甫濂《悼子乘》诗:“怅恍鲤趋日,礼训犹用情。”【词语鲤趋】   汉语大词典:鲤趋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形容为官清正,公平选拔人才。公元前570年,晋国大夫祁奚要求退休,晋悼公向他征求意见,由谁接替他的职务。他先推荐解狐,原是他的一个仇人。晋侯将任命时,解狐却死了。晋侯只好再次要求祁奚推荐人,他又推荐了

  • 梦中识路

    源见“梦魂相觅”。形容对好友有所思念而遭阻隔,不得相见。宋陆游《建安遣兴》诗之二:“白浪黏天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