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京洛风尘

京洛风尘

同“京洛尘”。唐方干《送郭太祝归江东》诗:“京洛风尘久,江 淮音信稀。”


【典源】《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修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隆思辞心曲,沉欢滞不起。欢沉难克兴,心乱谁为理。愿假归鸿翼,翻飞浙江汜。”

【今译】 晋代陆机有《为顾彦先赠妇》诗,诗中讲,辞家远行去游历,悠悠远隔三千里。京城洛阳多风尘,白衣染得黑又黑。修身愁苦又忧伤,我是多么怀念你。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风尘仆仆奔走京城; 也泛指京城的烦嚣尘世。

【典形】 长安尘、尘起洛阳风、帝京尘、二京尘、风尘化客衣、京尘、京洛尘、京洛风尘、京洛化衣、京洛土、京洛衣尘、洛尘、洛城尘、洛阳尘、染缁尘、素衣尘、素衣化缁、西京尘、缁尘、洛阳城里尘、京华多尘土、京洛缁尘、京洛红尘、素衣缁、京路尘、京尘梦、困尘缁、衣染洛尘、素衣垢。

【示例】

〔长安尘〕 清·黄景仁《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郎吟襆被上车去,衣上薄污长安尘。”

〔尘起洛阳风〕 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日霁崤陵雨,尘起洛阳风。”

〔帝京尘〕 唐·柳宗元《梅雨》:“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二京尘〕 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风尘化客衣〕 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京尘〕 金·元好问《与冯吕饮秋香亭》:“庞眉书客感秋蓬,更在京尘澒洞中。”

〔京洛风尘〕 唐·方干《送郭太祝归江东》:“京洛风尘久,江淮音信稀。”

〔京洛化衣〕 宋·陆游《初春出游戏作》:“京洛化衣无梦去,邯郸观伎有诗传。”

〔京洛土〕 清·黄景仁《金缕曲》:“抵死不沾京洛土,算从头,作计输公等。”

〔京洛衣尘〕 唐·赵嘏《经无锡县醉后吟》:“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洛尘〕 宋·刘筠《送客不及》:“只自河梁传怨曲,洛尘千古化征衣。”

〔洛城尘〕 唐·杜牧《宣城送萧兵曹》:“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洛阳尘〕 唐·薛据《落第后口号》:“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染缁尘〕 宋·张炎《征招·答仇山村见寄》:“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素衣尘〕 宋·陆游《晨起》:“远游端可继,敢恨素衣尘。”

〔素衣化缁〕 清·曹庭枢《张鸿勋惠读看云吟稿》:“山鬼笑人文不灵,素衣化缁衫犹青。”

〔西京尘〕 唐·孟郊《自商行谒复州卢》:“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缁尘〕 南朝齐·谢眺《酬王晋安》:“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猜你喜欢

  • 咬牙切齿

    形容愤怒到极点。《水浒传》第七十回:“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并列 切,咬紧。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元·孙仲章《勘头巾》2折:“为甚事~,淲得犯罪人面色如金

  • 乌台旧案

    源见“乌台诗案”。借指官吏因批评朝政而受到迫害的案件。宋刘克庄《汉宫春.三和秘书弟家赏红梅》词:“乌台旧案累汝,牵惹随司。”清 剑心《〈轰天雷〉题词》:“此后抒辞宜作意,乌台旧案认分明。”【词语乌台旧

  • 龙为鱼

    源见“白龙鱼服”。比喻失势受困。清尤侗《吾年五十九》诗:“势失龙为鱼,时乖鼠变虎。”

  • 同年而语

    犹相提并论。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然正以权限严明故,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权,非他种政体所可同年而语。”见“同

  • 封姨护花

    唐郑还古《博异志.崔玄微》载:天宝中,处士崔玄微独处苑中,有女伴借处歇息,并讲找封十八姨,坐未定,门外报“封十八姨来也”。玄微出见,封氏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后因十八姨持盏时,污醋醋(姓石)衣裳,醋醋

  • 倒用司农印

    《旧唐书.段秀实传》:“及韩曼追驾,秀实以为宗社之危,期於顷刻,乃使人走谕灵岳,窃令言印。不遂,乃倒用司农印印符以追兵。曼至骆驿得符,军人亦莫辩其印文,惶遽而迴。”唐朝段秀实被任为司农卿。他发现韩旻领

  • 竹林七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玡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竹林七

  • 黄鸟声悲

    同“黄鸟悲鸣”。晋陶潜《咏三良》诗:“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 破觚为圜

    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觚:棱角。圜:圆。把棱角磨去使其光圆。后因以“破觚为圜”比喻去除严酷的法令而改从简易或称由生硬变为圆滑。《梁书.良吏传论》:“梁兴破觚为

  • 僵尸自照

    同“燃脐”。宋陆游《董逃行》:“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