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名不偏讳

二名不偏讳

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偏:单个。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对尊长的双字名,不可两字同说,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这叫“二名不偏讳”。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南史.萧思话传.附萧琛》:“琛从容曰:‘二名不偏讳,陛下不应讳顺’。”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三:“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是二名不偏讳之证。”《儿女英雄传》三二回:“一样的二名不偏讳,不肯提名道姓,只称他的号。”


猜你喜欢

  • 言不及行

    谓言行不一。明 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见“言不顾行”。明·薛瑄《薛子道论》:“~,可耻之甚。”【词语言不及行】  成语:言不及行汉语大词典:言

  • 三千珠履客

    《史记.春申君列传》:“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后因以“三千珠履客”指豪门为数众多的门客。唐李白《寄韦南陵冰》诗:“

  • 幽阴律暄

    源见“邹衍吹律”。指气候转暖。唐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诗:“开凿随人化,幽阴为律暄。”

  • 披毛索黡

    同“吹毛求疵”。黡,黑痣。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黡哉!”连动 黡,黑痣。拨开毛找黑痣,比喻故意找毛病。语出晋

  • 羽乡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后因以“羽乡”指仙乡,仙境。南朝 宋鲍照《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词语羽乡】   汉语大词典:羽乡

  • 君子猿

    源见“猿鹤沙虫”。喻指有才德的阵亡将士。清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回瘗战骨处》诗:“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 盗不过五女之门

    《后汉书.陈蕃传》:“鄙谚曰:‘盗不过五女之门。’以女贫家也。”封建社会里妇女无经济地位,家有五女,家庭负担就重。五女既嫁,家亦贫困。“盗不过五女之门”谓盗不临贫苦之家。

  • 豹成章

    同“豹成文”。宋杨亿《偶作》诗:“只羡泥涂龟曳尾,翻嫌雾雨豹成章。”

  • 树为人爱

    《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左传》中借用《诗.甘棠》之意引申为思慕其人犹爱其树。后遂用为对思慕者追怀之典。唐.杜甫《古柏

  • 左右逢源

    原指做学问,工夫精到,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则泛指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孟子说,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就能心安理得地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