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书淫

书淫

晋.皇甫谧《玄晏春秋》:“余学或兼夜不寐,或临食忘餐,或不觉日夕,方之好色,号余曰书淫。”(见《北堂书钞》卷九十七)此事又见《晋书.皇甫谧传》。

又《梁书.刘峻传》:“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后因以“书淫”用以指称读书入迷嗜书成癖的人。唐.刘禹锡《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寄怀,遂为联句。所期解闷,焉敢惊禅》诗:“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典源】 《北堂书钞》 卷九十七引晋·皇甫谧《玄晏春秋》云:“余学或兼夜不寐,或临食忘飧,或不觉日夕,方之好色,号余为‘书淫’。”《晋书·皇甫谧传》 亦载。《梁书·刘峻传》:“ (刘) 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今译】 晋代皇甫谧读书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时人称之为“书淫”。南朝梁刘峻 (字孝标) 自幼刻苦勤学,发奋攻读,他广览群籍却仍不满足,尽力搜求异书,听说京城中有人家有,必定前去求借,亦被称为“书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酷爱读书,无尽无休。

【典形】 耽书类淫、书史淫、书淫、淫书。

【示例】

〔耽书类淫〕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佞佛将成缚,耽书或类淫。”

〔书史淫〕 宋·辛弃疾《鹧鸪天·不寐》:“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书淫〕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淮王九师之易,汉氏三家之诗。传癖书淫,鹰扬学府。”

〔淫书〕 宋·陆游《游合江园戏题》:“熟计淫书理白鱼,何如纵猎牵黄犬。”


【词语书淫】   汉语词典:书淫

猜你喜欢

  • 疏还

    同“二疏还乡”。明何景明《立春日作》诗:“疏还念知止,庄论持达生。”

  • 赠鲤

    源见“鱼传尺素”。谓寄人以书信。唐张九龄《武司空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诗:“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词语赠鲤】   汉语大词典:赠鲤

  • 佩吕刀

    同“佩刀三公”。清归庄《述怀》之五:“有志投班笔,无缘佩吕刀。”

  • 熟读玩味

    细读而探索体味其中的深意。宋代朱熹编《小学.嘉言》:“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己。”语孟:指《论语》和《孟子》。【词语熟读玩味】  成语:熟读玩味汉语大词典:熟读玩味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治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持之以恒。他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腻烦,热心教育学生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出典】:《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

  • 元日花雪

    《宋书.符瑞志下》:“大明五年(大明,南朝宋武帝年号,五年为公元四六一年)正月戊午元日(元日,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戊午是以干支记日法表示元日这一天始逢戊午,称为正月的戊午日),花雪降殿庭(花雪,即霰雪

  • 轻肥

    借指豪华的生活。南朝梁萧子范《东亭极望》诗: “从君采罗葛,宁复想轻肥?” 参见:○肥马轻裘【词语轻肥】   汉语大词典:轻肥

  • 涅而不渝

    见“涅而不缁”。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哉?”【词语涅而不渝】  成语:涅而不渝汉语大词典:涅而不渝

  • 安用毛锥

    《旧五代史.史弘肇传》:“史弘肇,字化元,郑州滎泽人也……周太祖有镇邺之命,弘肇欲其兼领机枢之任,苏逢吉异其议,弘肇忿之。翌日,因窦贞固饮会,贵臣悉集,弘肇厉色举爵属周太祖曰:‘昨晨廷论,一何同异!今

  • 蒲邑三善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孔子家语.辩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