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登瀛洲”。明高启《感旧训宋军咨见寄》诗:“大欲干万乘,献策登蓬 瀛。”【词语登蓬瀛】 汉语大词典:登蓬瀛
源见“桓伊三弄”。形容人行为放达、不拘俗礼。清叶舒崇《金陵有感》诗:“桓伊邀笛人谁在,谢傅围棋墅尚留。”
同“子猷访戴”。宋王琪《望江南》词:“谢女联诗褰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多用为谦词。元王逢《得尚书汪公凶问》诗:“樗材荷推奖,思报辑遗编。”【词语樗材】 汉语大词典:樗材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却之不恭”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金瓶梅词话》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主谓 却
同“借箸筹”。清 丘逢甲《兰西将去潮次鷃尘韵送之》之三:“但闻有鬼预曹谋,岂合无人借汉筹!”【词语借汉筹】 汉语大词典:借汉筹
《晋阳秋.穆帝》(原晋.孙盛撰,以下引自清.汤球辑本):“罗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性嗜酒,当其所遇,不择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馀食,虽复营署墟肆,不以为羞。桓温尝责之云:‘君太不逮,须
同“背城借一”。《三国志.蜀后主传》“六年夏”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北地王 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引申指作最后的斗争或努力。《儿
偏正 古代儒家关于《周易》来源的传说。《易经·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图”、“书”画成八卦,就是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载:汉人孙敬,字文宝,晨夕闭门苦读,时人称他“闭户先生”。他还“以绳系头悬屋梁”,以警示疲倦打瞌睡。因家贫,曾编杨柳为简抄书。孙敬后来成为大儒。又《战国策.秦策一》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