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棠惠化”。《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赵国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
源见“宁戚饭牛”。借指才士自求君王重用。《晋书.夏侯湛传》:“若乃伊尹负鼎以干汤,吕尚隐游以徼文,傅说操筑以寤主,宁戚击角以要君,此非仆所能也。”
同“吉梦征兰”。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列子.周穆王》:“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别日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
见〔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源见“伯奇掇蜂”。指识辨谣言。明李梦阳《七夕边马二宪使许过繁台别业不成辄用七句述我志怀二十韵》:“末俗但知张市虎,异时切谁辨衣蜂?”
《汉书.路温舒传》:“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后以“温舒截蒲”谓就地取材勤苦练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牒者,叶也。短简编牒,如叶在枝,温舒截蒲,即其事
同“祢刺”。唐司空曙《送卢堪》诗:“莫使祢生刺,空留怀袖中。”
源见“拔才岩穴”。指君王求贤。《三国志.管宁传》:“昔高宗刻象,营求贤哲;周文启龟,以卜良佐。”主谓 高宗刻人像求贤哲故事。《说命》:“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注:“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