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逞之徒

不逞之徒

原作“不逞之人”,指因不得志而故意为非作歹、犯法乱纪、专干坏事的人。公元前563年,由于郑国执政子驷对田制进行改革,郑国群公子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尉氏的田地都被剥夺了不少。为此,他们聚集五族不得志的那些人一起发动政变,杀死子驷并劫持了郑简公。子产闻知政变消息,即刻调集军队,整顿器械,平定叛乱,郑国又恢复了安定。

【出典】:

左传·襄公十年》:“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史弼传》:“外聚剽轻不逞之徒,内荒酒乐。”


偏正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年》:“初,子䦉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回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四是各军大招兵,‘~’去了许多。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贬义。多用于坏人方面。→亡命之徒 →老师宿儒。也作“不逞之辈”。


解释逞:如愿,满意。本指心怀不满而行为不轨的人。后泛指违法乱纪、为非作歹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子驷是春秋时期郑国人,他拥立郑简公,杀死反对派,成为执政大臣。子驷主持国政后,整治田间沟渠和田埂,损害了贵族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的土地。于是这些贵族联合起来,又聚集了一群心怀不满的人,发动叛乱。

叛军攻入国都和宫廷,杀死了子驷,以及司马(最高军事长官)子国、司空(最高工程建设长官)子耳,并劫持了国君。子驷的儿子子西听说有叛乱,因为不作准备就去追赶,所以未获成功,只收敛了父亲的尸首。子国的儿子子产听说后,先安排好守门的警卫,再配合各方面的官吏整顿好防守设备,然后才把家兵排成队列,带领十七辆兵车前去征讨。战斗之前,子产先收拾好父亲的尸体,然后率领部队一举攻破叛乱者的巢穴,平定了这场暴乱。

此后,子产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能,长期担任郑国的执政大臣,为郑国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子产治国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以至于他死后,郑国的壮年人放声大哭,老年人也像小孩一样痛哭流涕。

近义亡命之徒

例句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对于不逞之徒一定要坚决打击。


【词语不逞之徒】  成语:不逞之徒汉语词典:不逞之徒

猜你喜欢

  • 案堵如故

    案堵:同“安堵”,安定,安居。一切安定如常。《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也作 ① 【安堵如故】。明.张岱《王谑庵先生传》:“当涂、徽州,得以安堵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也。”主谓 安定如常,

  • 单父声

    同“单父琴”。南唐李中《新喻县酬王仲华少府见贻》诗:“每惭花欠河阳景,长愧琴无单父声。”

  • 湘东一目

    《南史.梁本纪.元帝纪》:“世祖孝元皇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也。初,武帝梦眇目僧执香炉,称托生王宫。……天监七年八月丁巳生帝,……封湘东王。……初生患眼,医疗必增,武帝自下意疗之,遂盲一

  • 负羁妻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二十八年》载:晋 公子重耳出亡过曹,曹共公未以礼待之。曹大夫僖负羁之妻说:“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

  • 门里挑心

    挑:选,取。 在汉字“门”字里面选取一个“心”字,合成一个“闷”字。 这是古人一种文字游戏,用拆白道字的方法来表情示意。语出宋.黄庭坚《两同心》:“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明.梅鼎祚《昆

  • 抟鹏

    源见“鲲鹏展翅”。盘旋飞翔在高空的鹏鸟。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唐骆宾王《上李少常启》:“栖榆弱羽,徒仰抟鹏之高。”唐许浑《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诗:“安知北溟水,终日送抟鹏。”【词语抟鹏】   汉语大词典:

  • 一佛出世

    《隋书.经籍志四》:“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便有一佛出世。后引申用为难得的意思。宋.叶廷珪《海录碎事.臣职中书舍人一佛出世》:“《谈苑》:(唐)文宗曾谓近臣曰:‘词臣之选

  • 见在佛

    见:同“现”。僧侣尊称当代帝王之语。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

  • 山公醉酒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彊是其

  • 营私作弊

    又作“营私舞弊”。营:钻营;谋求。私:私利。弊:弊病;有害之事。为谋求私利,而干出很多违法的坏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在遗诏中指出:祖宗创建国家大业以来,不曾信任重用太监,况且明朝亡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