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律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附《陈本》:“子本嗣,历位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于司马岐等,精练文理。……”
三国时,魏陈本,位至九卿。所在处能提纲挈领,统率部下,很有才能。虽未学习律法,但断案决狱不亚于廷尉,比当时著名廷尉司马岐还强。后以此为咏颂廷尉之典,或用指不学法律。
宋.苏轼《苏轼封集》卷七《戏子由》:“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附《陈本》:“子本嗣,历位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于司马岐等,精练文理。……”
三国时,魏陈本,位至九卿。所在处能提纲挈领,统率部下,很有才能。虽未学习律法,但断案决狱不亚于廷尉,比当时著名廷尉司马岐还强。后以此为咏颂廷尉之典,或用指不学法律。
宋.苏轼《苏轼封集》卷七《戏子由》:“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源见“望洋兴叹”。喻看到对方伟大而感叹自己渺小。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然后乃知夫割剥全史、方隅自命者,未有不望崖而返、向若而叹者也。”偏正 对着海神而感叹。比喻对着高明者自叹不如。《庄
《史记.张仪列传》:“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于是遂闭
源见“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谓为济世益民而奔走不歇。唐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后因以“楚人一炬”为兵燹之难。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主谓 楚王项羽的一把火,烧毁了阿
同“上林鸿雁”。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词语上林翼】 汉语大词典:上林翼
传说中上古时代教人构木为巢,使人们开始巢居的人。《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词语有巢氏】 汉
同“濡煦”。傅尃《拟城南读书》诗:“胞与扩无际,岂必在濡泃。”【词语濡泃】 汉语大词典:濡泃
《史记.酷吏列传.义纵》:“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义纵)以鹰击毛挚为治。”毛挚,亦作“毛鸷”。鸷,是鹰、鹯之类的猛禽。据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鸷鸟将击,必张羽毛也。”
指蒯通对韩信说:楚、汉战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抹在地上,死得很惨。后以此典比喻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蒯通,即蒯彻,范阳(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进取赵地,蒯通说服范阳令徐公归降,
42` 文章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太平御览.学部.晚学》引桓子《新论》曰:“高君孟颇知律令,尝自伏写书,署郎哀其老,欲代之,不肯,云:‘我躬自写:乃当十遍读。’”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手写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