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苟言笑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话、发笑。 朱之瑜(1600-1682年),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明崇祯末年,几次征召入朝做官,皆不就。明亡,密谋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逃走日本、越南、暹罗(今泰国)等地,常秘密进入内地,与张煌言等进行反清复明运动。事败,再东渡日本讲学二十多年,深受日本水户侯源光国厚礼敦聘,称待师尊。他的著作由日本学生源光国父子刊印为《舜水遗书》。他死后葬于日本长崎(Qí奇)瑞龙山脚下,日本学生追加他称号为“文恭先生”,立祠祭祀,并派人守护坟墓。朱之瑜生前为人严正刚毅,一举一动,必有礼貌。平时居处接待往来,不随便说话、发笑,只有谈到明朝国家灭亡遭难时,常常是咬牙切齿、痛哭流涕。

【出典】:

清史稿》卷500《遗逸传一·朱之瑜传》13838页:“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唯言及国难,常切齿流涕。”

【例句】:

清·汪琬《缓斋记》:“吾友吏部郎王子子底,为人恬静少欲,不苟言笑。”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余多言好辩,而先生不苟笑语。”


偏正 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语本《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宋·惟白《续传灯录》卷36:“其为人也,高古简俭,不苟为言笑矣。”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他是一个满脸严肃,~的人,谈话几乎不离他的科研题目。”△用于描写为人端庄。→老成持重 一本正经 ↔嘻皮笑脸 谑浪笑敖 油腔滑调。也作“言笑不苟”。


【词语不苟言笑】  成语:不苟言笑汉语词典:不苟言笑

猜你喜欢

  • 展转反侧

    见“辗转反侧”。【词语展转反侧】  成语:展转反侧

  • 舄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或仙人的行踪。宋李光《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行矣新骢马,归哉旧舄凫。”【词语舄凫】   汉语大词典

  • 和衷共济

    《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孔传:“衷,善也。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后以“和衷共济”谓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明陈子龙《论召对内降疏》:

  • 受书黄石

    源见“圯桥进履”。谓得到高人传受的奇书战策。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而受书黄石,意在王者之图;挥剑白猿,心存霸国之用。”

  • 赤斧

    汉刘向《列仙传.赤斧》:“赤斧者,巴戎人也,为碧鸡祠主簿,能作水澒炼丹与消石,服之三十年,反如童子,毛发生皆赤。后数十年,上华山,取禹馀粮饵,卖之于苍梧、湘江间。累世传见之,手掌中有赤斧焉。”后因以“

  • 丝竹东山

    源见“东山丝竹”。谓中年后以音乐作消遣。清袁枚《中丞体素羸解组后阳满大宅枚入见心喜再赋》诗之二:“只愁丝竹东山乐,未必苍生许谢公。”【词语丝竹东山】   汉语大词典:丝竹东山

  • 燕许手笔

    源见“燕公视草”。称美文章高手。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惟碑铭壮丽,涵盖众长,修则万言,简可十字,燕 许手笔,左 马史才,熔为一器,文章之极规哉!”

  • 震地瓦声

    同“武安振瓦”。清 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诗:“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 六龙回日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为悬车”注:“六螭,即六龙也。”“六龙回日”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日神羲和驾六龙以乘车,载着太阳在天空运行,从扶桑至虞泉循往往复,形成昼夜。后因以“六

  • 眉间黄色

    《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相书占气杂要》:“黄气如带当额横,卿之相也,有卒喜皆发于色……黄色最佳。”后因以“眉间黄色”为吉兆,谓人有喜事或吉庆之事。唐韩愈《郾城晚饮奉赠副史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诗:“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