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步成诗

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一作“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魏文帝曹丕令弟曹植在七步内成诗,这是兄弟手足的相煎相残,故曹植以“煮豆燃萁”作比,微讽他的哥哥。

后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残,以“七步成诗”或“七步成章”誉称人文思敏捷,才华出众。

《醒世恒言》卷二:“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诗成亦可为。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

徐特立《送董老赴京》诗:“蔺(蔺相如)廉(廉颇)重好合,萁豆弗相煎。”


偏正 走七步便作了一首诗。形容文思敏捷。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丕)尝令东阿王(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朱自清《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 ~’并非难事。”△褒义。用以赞扬人的文才。→燃箕之敏。也作“七步成章”、“七步奇才”、“七步之才”。


【典源】《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 尝令东阿王 (曹植)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今译】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妒忌其弟东阿王曹植的才学,企图加害于他。一次命曹植作诗,限七步之内完成,否则治以死罪。曹植应声吟成一首,以煮豆作羹为喻,暗含指责曹丕兄弟相残,其中说: 豆秸锅下燃,豆子锅中泣。两者本同生,相害何太急! 曹丕听后非常惭愧。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也用以形容手足同胞自相威逼残害。

【典形】 豆萁篇、七步、七步才、七步诗、萁燃、燃萁、同根煎太急、咏豆、煮豆、豆萁才、七步赋、七步咏。

【示例】

〔豆萁篇〕 清·吴伟业《雒阳行》:“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七步〕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辍。家惟万卷,韦实三绝。”

〔七步才〕 元·白朴《墙头马上》:“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七步诗〕元·耶律楚材《和王正之韵》:“奇词解吐万言策,敏思能吟七步诗。”

〔萁燃〕清·黄鷟来《寄怀吕大风》:“屐虽齿折诚何碍,吟到萁燃未免猜。”

〔燃箕〕 清·唐孙华《和座主春坊杨公咏豆腐》:“燃萁未苦相煎急,试手初成小转丹。”

〔同根煎太急〕 清·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咏豆〕 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煮豆〕 宋·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民生自煎熬,煮豆以萁爨。”


【词语七步成诗】  成语:七步成诗汉语词典:七步成诗

猜你喜欢

  • 七擒略

    源见“七纵七擒”。指战胜对方使之心悦诚服的策略。唐李白《书怀寄南陵常赞府》诗:“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 消髀肉

    源见“髀肉复生”。形容鞍马征劳。唐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诗:“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尤羡愈头风。”

  • 山涛启

    同“山公启事”。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东京鼎食,先加邓骘之勋;西晋官人,多用山涛之启。”

  • 蔡伦造纸

    《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

  • 窥邻

    同“窥宋东墙”。唐李白《赠裴司马》诗:“愁苦不窥邻,泣上流黄机。”

  • 仙桂高折

    源见“蟾宫折桂”。喻科举及第。宋无名氏《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

  • 孙阳看

    同“孙阳相马”。唐平曾《絷白马诗上薛仆射》:“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阳仔细看。”

  • 灞亭谁畏李将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匈奴战,失利。当斩,赎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灞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

  • 枕流意

    源见“漱石枕流”。谓归隐山林的意愿。唐薛涛《酬雍秀才贻巴峡图》:“感君识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峡口图。”

  • 二妙

    源见“一台二妙”。称同时而俱负盛名的二人。宋苏轼《游宝云寺》诗:“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词语二妙】   汉语大词典:二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