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倡一和

一倡一和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


并列 和,应和。原指两人情感合拍,后多指两人勾结,彼此鼓呼。语本《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高和《越轨诉讼》:“赵雅兰知道他在胡编乱吹,也明白了他的用意,就开始跟他~:‘啊,你说的就是在舞厅里拉我跳舞的那两个小子。’”※和,不读作hé。△贬义。多用于态度、主张方面。 →一鼻孔出气 遥相呼应 ↔截然不同。也作“一唱一和”。


【词语一倡一和】  成语:一倡一和汉语词典:一倡一和

猜你喜欢

  • 千呼万唤始出来

    再三的呼唤才肯出来。 表示不轻易露面。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柳琴《毛主席与溥仪合影照片今何在》(《光明日报》1993年7月13日):“吕厚民希望这张照片能‘千

  • 花甲

    同“花甲子”。《西游记》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词语花甲】   汉语大词典:花甲

  • 众寡不敌

    人少敌不过人多。《三国志.魏书.郭淮传》:“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阵)以拒之。”《晋书.何无忌传》:“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明.屠隆《彩毫记.展武相逢》:“我欲单骑夺取,犹恐众寡不敌

  • 道安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至年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安

  • 下笔惊鹦鹉

    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妙笔惊人。唐李商隐《留别畏之》诗之一:“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

  • 稀年

    源见“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宋李昴英《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地位到公辅,耆艾过稀年。”【词语稀年】   汉语大词典:稀年

  • 凿壁偷光

    《西京杂记》卷二(按:《西京杂记》一书,《隋书.经籍志》原不著撰者姓名,但旧题一作汉刘歆撰,也有作晋葛洪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家贫,为人

  • 真气临关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圣贤出现或降临的征兆。唐王维《驾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 真王蹑足

    同“蹑足封”。景耀月《古诗》:“真王乃蹑足,方寸谅难甘。”

  • 朝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指入朝。唐皇甫曾《酬窦拾遗秋日见呈》诗:“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