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唐.赵元一《奉天录》四:“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唐朝张光晟从朱泚反叛,泚兵败穷困,光晟杀泚投降,而终不免一死,故有此语。原意为第一不要反叛,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干到底。后因以“一不做二不休”用为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底的典故。表示下了最大决心。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一不做,二不休,众好汉相助着晁盖,直杀尽江州军,方才回梁山泊去。”


并列 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底。语本唐·赵元一《奉天录》:“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儿女英雄传》6回:“索性让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用于做事果敢方面。也作“一不作,二不休”。


【词语一不做,二不休】  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汉语词典:一不做,二不休

猜你喜欢

  • 白社人

    源见“洛阳社”。指隐士。唐李咸用《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诗:“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词语白社人】   汉语大词典:白社人

  • 儿童问归期

    源见“竹马交迎”。表现人们对良吏的爱戴之情。宋 危西麓《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袅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 老聃遁

    源见“紫气东来”。指老子出关隐遁避世。借指隐逸。唐柳宗元《梦归赋》:“老聃遁而适戎兮,指淳茫以纵步。”

  • 寸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以“寸草春晖”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明何景明《过先人墓示彭天章》诗:“此身如寸草,何以答春晖?”

  • 染竹成斑

    源见“湘妃竹”。指斑竹。唐宋之问《晚泊湘江》诗:“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方:方术。 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各种事物因类别不同而区分。 后用以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各自聚集在一起。语出《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 半面之识

    原指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后喻相识时间短,交情浅薄。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人。桓帝时先后任武陵太守,司隶校尉等职。“纠举奸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少时极聪明,记忆力十分强,据史载,

  •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青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人生七十古来稀”,杜诗原意是应珍惜年华,

  • 盗嫂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指徒有其表)。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东汉.班固撰《

  • 末至客

    源见“梁园赋雪”。喻称风雅才士。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词语末至客】   汉语大词典:末至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