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宋元学案>卷四十七艾轩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宋元学案》卷四十七艾轩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清 · 黄宗羲

艾轩学案(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修定)

艾轩学案表

林光朝林亦之陈藻林希逸

(陆子正门人。

和靖、震泽再刘翼

传。)刘夙(子)弥正(孙)克庄洪天锡丘葵(别见《北溪

学案》。)

(孙)克逊

(伊川三传。)(子)弥邵

(安定、濂溪、涑孟涣(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水、百源四传。)刘朔(子)起晦

孟涣(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陈士楚

黄刍

林阿盥

黄叔盥

魏几

陈俊卿(别见《武夷学案》。)

吴松年(别见《周许诸儒学案》。)

赵汝愚(别见《玉山学案》。)

陆九渊(别为《象山学案》。)

方翥(别见《震泽学案》。)

陈昭度黄钟

(并艾轩讲友。)

艾轩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和靖高弟,如吕如王如祁,皆无门人可见。盐官陆氏独能传之艾轩,于是红泉、双井之间,学派兴焉。然愚读艾轩之书,似兼有得于王信伯,盖陆氏亦尝从信伯游也。且艾轩宗旨,本于和靖者反少,而本于信伯者反多,实先槐堂之三陆而起。特槐堂贬及伊川,而艾轩则否,故晦翁于艾轩无贬词。终宋之世,艾轩之学,别为源流。述《艾轩学案》。(梓材案:艾轩传录自黄氏补本,洲原本或有之。其学派则谢山修补颇详。)

◆子正门人(尹、王再传。)

文节林艾轩先生光朝

林光朝,字谦之,莆田人。自少闻吴中陆子正学于尹和靖,因往从之,由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隆兴元年,年五十,始进士及第,调袁州司户参军。与刘朔咸以名儒荐对,论龙大渊、曾觌罪,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兼史职。因不往贺枢密张说,出为广西提点刑狱。广东、荆、襄茶寇为乱,先生乃自将郡兵,檄摧锋统制路海、钤辖黄进各以军分控要害。会徙转运副使,留屯不去,督二将遮击之,贼惊惧,宵遁。帝闻,嘉其儒生知兵,加直宝谟阁,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除中书舍人,封还曾觌所荐谢廓然内批。改工部侍郎,不拜,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谥文节,学者称艾轩先生。先生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然未尝著书,(云濠案:先生着有《艾轩集》九卷,附录一卷。)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尝曰:「道之本体,全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已涉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又曰:「日用是根株,言语文字是注脚。」(梓材案:《艾轩家传》一卷,其从子成季所述,见《直斋书录解题》。)说者谓南渡后倡伊洛之学于东南者,自先生始云。

艾轩语

「不亦说乎」,说,不馁也。「时习」,如车轮运转时,此尚未见得如何,谗顷刻推不去,便觉前者为说之义。起居语默,运转不停,此为时习。谗一失节则馁矣,乃知不馁即为说。

忠恕者,谓夫子之道乃如是。忠恕,有足者皆可至也。非是以忠恕说一贯。忠恕违道不远,要当如是发语耳。

有才藻之人,谗有一分简忽气象,要做甚!吾夫子谓虽「有周公之才美,使骄且吝」,即「不足观」。此语久久,乃如一泓秋水,须眉自见。

(梓材谨案:以上三条,盖皆艾轩《与杨次山书》中语。)

世间惟有荣辱毁誉所不到者,为建德之国。

附录

公与龟山之孙杨次山书有云:某幼闻李太白、石曼卿之为人,即踊跃道其事。又读《晋书》,见一样人物,如寒蝉孤洁,不入俗调,心甚乐之。一日,对方次云及六兄谈:(六兄乃夹漈也。)「古人如此,终是不俗。」六兄云:「此数人来孔子之门,一日着脚不定。」某乃悟夫子之门,为人物准的,千岁人物,要得入此窠样中,乃无愧。千岁而上,有多少豪杰可以共学入道,恨不令闻此语。陈寔、管宁、元德秀,姿禀如许,数百年中乃一见,又却不闻道,此大可惜。

答人问「忠恕而已矣」曰:南人偏识荔枝奇,滋味难言只自知。刚被北人来借问

,香酣两字且酬伊。

自喻有曰:「修水佳人白玉兰,花前何似妾容颜。从来未省伤春意,犹自楼头画远山。」又曰:「莫怪骚人太颉颃,曾闻阿母语刘郎。神仙本是无言说,尸解由来最下方。」

林竹溪《鬳斋学记》曰:《诗序》不出于子夏,亦未必出于毛公。非溪西、艾轩二先生,未有具此眼者。(补。)

◆艾轩讲友

正献陈先生俊卿(别见《武夷学案》。)

知州吴先生松年(别见《周许诸儒学案》。)

忠定赵先生汝愚(别见《玉山学案》。)

文安陆象山先生九渊(别为《象山学案》。)

正字方次云先生翥(别见《震泽学案》。)

县令陈西轩先生昭度

陈昭度,字符矩,仙游人。与林艾轩、方次云友善,自号西轩子。为藤州教授,以致知谨独教学者。终长乐令。(补。)

◆艾轩门人(尹、王三传。)

文介林网山先生亦之

林亦之,字学可,福清人。(一作龙江人。)艾轩尝讲学于莆之红泉,及卒,学者请先生继其席。赵忠定帅闽,尝以先生之行业上于朝。未几卒,学者称网山先生。景定间,赠迪功郎,有集。(云濠案:《网山集》非复原本,《四库书目》称「掇拾丛残,姑备插架」。)

(梓材谨案:《闽书》言先生师艾轩三十余年,为学一本躬行,能继其师说。赵忠帅闽,辟入东井书堂。又云:景定间林希逸追举其贤,赐谥文介。)

著作刘先生夙

刘夙,字宾之,莆田人也。生毁齿,日读千字,尝时时习诵其所记忆者。同门黄刍笑曰:「患健忘邪﹖」答曰:「我心乐此。诵久,乐益深矣。」偕其弟朔受业艾轩之门。以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温州教授。永嘉人才正盛,陈止斋、叶水心方为诸生,先生一见即奇之。召试馆职,策问荐举之敝,对曰:「此执政大臣为惠而不知为政致之也。陈执中、章子厚,人知其为小人也,然能不以官私其亲。今将告执政曰:『子为执中乎﹖为子厚乎﹖』则艴然怒矣。至其行事,则有为二人所不为者。」时传诵之。除正字,移枢密院编修,兼国史院编修,乞侍养不就。陈良佑、周操合疏留之,除著作佐郎。孝宗锐意恢复,内廷设射驰球,大雨水蝗害稼,而曾觌、龙大渊挟声势,阴进退,士大夫皆相顾莫敢言,言辄逐。隆兴二年七月,先生轮对,奏曰:「群臣不以尧、舜事陛下,臣不识忌讳,窃深愤之。」上曰:「天下事可言者,第言勿隐。」对曰:「自去夏至今,日再食,东南三地震,比又积阴弥月,所至水潦,蝗食雨中,为异尤大。在廷谓陛下宜避殿损膳自责矣,而至今不闻德音。左右近习盗陛下权。且长淮无一兵之戍,而陛下乃亲技击,骋衔辔,岂缓急欲为自将地乎﹖阎德、陈敏近堕马失臂,梁珂亦摧折濒死,陛下所亲见也。」上为改容,遂下诏曰:「政事不修,灾异数见,江、浙水潦,害于秋成,朕甚惧焉。其自八月朔,不御正殿,减常膳,令侍从至馆职疏朕阙失及当今急务。」先生又上封事曰:「陛下引旧寮谋政事,得如张阐、王十朋可也,乃与觌、大渊辈觞咏唱酬,字而不名,罢宰相,易大将,待其言而后决。严法守,裁徼幸,自宫掖近侍始可也。梁珂一年三受醲赏,他内目一日迁四使,而但减卿监郎曹数十员。昔姚崇以十事要其君,曰:『能用则就,不用则去。』今陛下以五事要其臣,曰:『不能如是则去,能如是则留。』然则安用大臣﹖孔道辅首论曹利用、罗崇勋使罢去,吕诲、范纯仁力谏濮王不可称亲。今么如杨倓辈,尚熟视不敢议,然则安用台谏﹖」又言:「国初僭叛虽平,人情未一,故设逻卒。今徒用之以监谤,岂可不畏!」又曰:「禹恶旨酒,汤不迩声色。夫宴游无度,甚则有流荡戏狎之患。御幸无节,其终为人兽杂乱之祸。愿陛下罢行前事,应天以实,庶可消弭灾变。」疏入,亟求罢。留之数日,不可;以为湖北安抚参议,不行。干道元年,奉祠。三年,觌、大渊出,起先生知衢州,复奏君子小人之辨,曰:「人主不示天下以所好,而常禁其所偏。上然之。在州期年,政平讼简,州人绘像祠之。曾觌副贺金正旦使,道衢,入谒,先生不内。移知温州,会旱,全家淡食请命,虽奉母亦以素馔。已而以病奉祠,州人为之出涕。其归也,莆亦大旱,手条捄荒十余事行之,得以不饥。孝宗之志恢复也,士无不以此说进,虽朱子亦言之。尝遇先生于李侍郎浩座上,先生弗是也,侍郎亦如先生意。他日,朱子谓人曰:「吾乃为宾之、德远夹攻。」南轩张子尤重先生,曰:「王龟龄弗逮也。」先生兄弟并以名德重于朝,顾皆不得大用。干道六年,其弟卒,年四十四。先生以次年亦卒,年四十八,四方悲之如亲戚,艾轩皆为位而哭,周益公因率诸朝士哭之于其邸。艾轩曰:「吾为国受吊也。」又曰:「宾之爱君均于爱亲,忧国过于忧身。古有遗直,今难其人。」所著有《春秋》解。(修。)

附录

干道五年,曾觌召归,过衢州,守臣刘宾之谕以入城决不相见,觌乃取道城外。

真西山序《春秋讲议》曰:昌黎公寄玉川子诗有「《春秋》三传束高阁」之语,学者疑之,谓未有舍传而可求经者。今观著作刘公讲义,一以圣笔为据依。其论秦穆公以人从死者,晋文之召王,宋襄之用人于社,皆以经证传之失,所谓伟然者也。昔欧阳子患伪说之乱经,着为论辩,自谓时虽莫同,千岁之后必有予同。曾未二百年,而刘公之论《春秋》,盖与之合。公而有知,当不恨后世之无子云矣。所讲纔十有二条,《麟经》大旨,略尽于此。其言曰:「吾闻法吏以一字轻重矣,未闻圣人以一字轻重《春秋》也。」旨哉言乎!足以破世儒之陋学者。其深味之!

正字刘先生朔

刘朔,字复之,(云濠案:先生名一作翔。考闽书,翔字图南,福州水口人,绍兴十五年进《易解》者,别一人。)著作弟也。天下称为「二刘」。以绍兴三十年进士,为温州司户。少治《易》,其兄谓曰:「《春秋》为王氏茅塞久矣!」由是更治《春秋》,名其家。温州大饥,继以大疫,先生计口受禄,以其余散糜粥,日有常数,同僚以及富人争效之。亲为病者切脉施药,晨往晏罢,径入徐出。或谓之曰:「将毋为堂上忧﹖」曰:「此吾老母意也。」所全活数万人。聚道旁弃儿常百计,募乳妪饲之,听无子者择取。比满秩,灾疫尚未尽消,民泣曰:「司户去,吾侪且死。」先是,著作以先生迎养于温,故亦求其教授于温。既召试,先生摄学事。永嘉学术之盛,兄弟皆与有力焉。召对,奏曰:「陛下何不延纳愤激敢言之士,而听讦直难堪之言,因以自考成败得失﹖」因言曾觌、龙大渊罪状。以是不得留,先生乞奉岳祠。孝宗念之,犹得知福清县。福之支邑,月责羡钱而无经赋,先生尽罢之,复请缓输数月。大帅感其言,为并旁县俱宽之。听讼,使两辞自诣,无追呼者。市食挂钱于门,民当其物持钱而去。县庭常空,不复知械索所在。王参政之望为帅自尊,僚属卑屈甚,先生以友谊责之,之望不悦也,于是复请祠归。再召对,虞允文赞恢复锐甚,希进者趋和之,先生谏曰:「臣观今日,通和未为失策。昔富弼累增岁币,今减十万矣;往时两淮不许备守,今江北诸城增陴浚隍矣;前此江上教兵,彼辄呵问,今沿淮分屯,鼓声达泗、颍矣。敌或示我弱,殆不可测。宜选兵将,广储峙,责成于端重堪事者,从容以待其变。若募彼人向导,挟异国济师,合中原响赴而兵不必众,就敌人储聚而粟不必多。凭虚蹈空,过为指料,将有临危失据之忧。此所谓决天下于一掷者也。」上竦然。除正字。时朝列之以持重观衅为词者,惟先生兄弟,既而允文卒无功。先生又言归附人宜散处州县,不当聚畿甸,从之。以疾求福建参议,行至信安,卒。自先生去温,其兄复守温,惠政相埒,温人念念不置,每见莆人,辄问二刘公安否。闻其相继卒也,哭之失声。先生与其兄齐名,著作挺特,不肯轻以声色假人,先生稍济以和易。至于轻禄位而重出处,厚名分而薄势利,尽言于朝,尽心于官,公是非,励廉隅,则所同也。尝谓朋友讲习,为古今至乐。又曰:「天下至大也,千岁至远也,所不可一日无者,公论也。朋友群居,敬畏之心所由生,而公论之所由出也。穷山永夕,篝灯共语,尝闻钟声未已。」其卒也,家无留赀。所著有《春秋纪年图》。著作三子,其著者曰弥正、弥邵;正字三字,其著者曰起晦。(修。)

附录

林谦之、刘复之以名儒荐对,及曾、龙罪恶,皆补县,自是无敢言者。

侍讲陈先生士楚

陈士楚,字英仲,莆田人。早从林艾轩游。干道中登第,淳熙末召为国子监簿。光宗立,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讲。迁军器少监,出使江东。宁宗朝,历起居舍人。明年,除侍讲。尝讲《周书》《无逸篇》,喻小人在朝、君子在野之意,上嘉纳之。未几,卒。(补。)

县丞黄先生刍

黄刍,字季野,艾轩门人。志行高古,同游士自刘夙、刘朔、林亦之而下,皆推让焉。一第而夭,竟止怀安县丞。(修。)

林先生阿盥

陈先生叔盥(合传。)

林阿盥,字载德,福清人。与同邑陈叔盥并游艾轩之门,闽人谓之「二盥」。阿盥问《六经》根源,无所入,而欲投江,艾轩称之为渔盐中胶鬲。叔盥少从于红泉,出揖客,面容然。艾轩曰:「心不负人,面无容。」叔盥悟而自力,遂以行义名。(参《福清儒林传》。)

魏先生几

魏几,字天随,福清人。受学艾轩,以「克己复礼」问,答曰:「五湖明月。」因以颖悟,赋《丹霞夹明月》,有「半白在梨花」之句,人以「半白梨花郎」目之。(同上。)

◆西轩门人

县尉黄定斋先生钟

黄钟,(云濠案:钟一作锺。)字器之,兴化人。号定斋,从陈昭度游。干道中登第,待次德化尉,讲学授徒,里人服其教。调漳州录事参军。先生喜著述,有《周礼集解》、《荀杨续注》、《杜诗注释》、《史要》诸书。(补。)

◆网山门人(尹、王四传。)

文远陈乐轩先生藻

陈藻,字符洁,号乐轩,居福清之横塘。初,网山师艾轩,网山之徒又推乐轩为高弟。开门授徒,不足自给,至浮游江湖,崎岖岭海。归买田数亩,辄为人夺去。士之穷,无过于此矣,而以乐轩自扁。此固先生所闻于师者与﹖着有《论语解》。云濠案:(先生尚有《乐轩集》八卷,《论语解》佚。)

(梓材谨案:《福州府志》言先生家贫笃学,不求人知,课妻子耕织务本。师林网山,得艾轩经学之传,一时学者多从之游。既卒,门人林希逸请于朝,赠迪功郎,谥文远。

附录

后村刘氏作《三先生祠堂》,有曰:「里中前一辈,及艾轩之门者众矣。然数十年更相推让,卒以傍邑二士接艾轩之传。所谓公论在人心者邪!」

(云濠谨案:三先生,谓艾轩、网山、乐轩也。)

林竹溪《鬳斋学记》曰:退之《送文畅序》,先师乐轩云:「退之只是说得,亦未必尽知之。」(补。)

又曰:虞翻以坤艮为虎,马融以兑为虎,郭璞以兑艮为虎。坤为虎。坤交干也;艮为虎,寅位也;天文尾为虎,艮也;兑为虎,参伐之次也;龙德所冲为虎,亦兑也。《易》之取象果如是乎﹖独乐轩以理言象,八卦之外,不喜穿凿,曰:「干为马,坤为牛,而『牝马地类』,《坤》《彖》辞也。」论《易》象者当以为法。(补。)

又序乐轩《诗筌》曰:在昔隆、干间,士之师道立,浙有东莱吕氏,建有晦庵朱氏,湘有南轩张氏,江西有象山陆氏,莆有艾轩林氏,皆以道师授,并世而立名者也。艾轩于时犹为前辈,号南夫子,独不喜著书,门人又益微。黄怀安刍最高弟,最先夭;二刘著作正字虽暂显,亦蚤卒。世其学者,网山一人。再传乐轩,又皆以布衣死。艾轩在,网山以艾轩名;网山在,乐轩以网山名。近二十年,乡井闻见日陋,张、吕诸儒,以其书在,可磔裂欺世,故人能言之。言象山者,疑信已半。至若艾轩姓氏,则问之晚少年,漫不省。乐轩虽得寿,后网山死四十年,衰白穷槁,人以为常人矣。且面背讥笑不小,其文既不适时,间出语又惊世骇俗,至于今讥笑未已也。乐轩卒十年,予请于宗伯而祠之,或詈或排,几不就役。昨之日,犹有难予者曰:「子之师,何如人也!」笑而应之曰:「人矣乎!」「乌乎长!」曰:「奚短哉!」「乌乎学!」曰:「奚道哉!」「以文名乎!」曰:「玉质金相,春明秋洁,绝出群言,探入微赜,先生之文若是已。名则吾不知。」「以诗名乎﹖」曰:「洗削秾华,完复素朴,群诮鄙里,自谓奇崛,先生之诗若是已。名则吾不知。」「然则至道矣乎﹖」曰:「玩神遗形,甘约保独,傲睨乎鬼神,兄老而弟佛,挠挑浮游,至死不厌。道邪非邪,予亦不知也。」客艴然而去。予方追叹未已,躔文甫适以《诗筌》来,览之泣下,遂志诸卷首,而系之曰:师学之传,岂直以诗。诗又不传,学则谁知。后千年无人,已而已而!后千年有人,留以之。柰何乎,噫!

◆著作家学

侍郎刘退翁先生弥正

刘弥正,字退翁,著作夙之长子也。幼率诸弟勤苦为学,贫不能得膏火,旁妪夜绩,有光射牖,辄携书就之。以进士入官。方静简质,与人不苟立同异。至临事鲠峭,除民疾痛,刚果立发,必达其志而后已。知临川县,太守责畸零之税,先生以为于法不当征,不奉行也。太守械其胥而廷诟之,先生曰:「以喜怒罪令则可,税不可得!」入为太常寺簿,累迁寺丞。时方启边祸,使先生行两淮,议用铁钱,返言:「无故而先发,天理不顺;无豫而轻举,人谋不从。」宰相怒,不听,已而果败。先生言:「今金顿兵要我复和,急之则权在人矣。缓敌莫难于财,若今任帅守监司管军,以上赀豪其地者,皆有以佐军需,而宫掖之奉,吏胥之蠹食,悉加裁撙,使国用未甚屈,则金可力持,而计可徐定也。」陈自强恶其不附己,时方以军败复议和,欲陷之死地,乃以为贺金国生辰使。议和未定,诏使者留润州,以俟传言。金且复犯淮,于是通、泰提举盐运官皆遯,乃即京口用先生为淮东提举,亦自强困之也。先生曰:「盐在北,而移司于南,即金不至,亦剽尽矣。」遂渡江,贷亭户积舟,相接数千里卖之,而盐运之利得如故。乃为淮东诸城具楼橹,储粟麦,而真州以北渐安集。明年,即用为运判,议和亦定,以运司留钱护使者往来至再,又以先生为接送伴留遣使。召入朝,累迁左司郎中、直宝谟阁。出为两浙运判,迁运副。自渡江后,帅漕二司为应办官,日不暇给,先生一清如水,无敢以私相干者。内臣往来,不与相见。又入朝,累迁起居舍人,遂为使部侍郎,甫一月,以病乞身,朝议方向用之,不许,然竟卒。自先生二父以盛名不竟其施,先生兄弟世其家学,稍跻通显者惟先生,而亦未究其用,君子惜之。(补。)

祖望谨案:退翁定朱子谥。

刘习静先生弥邵

刘弥邵,字寿翁,夙之子。中岁弃科举,务向上事,业行义,为乡先生。家贫,食于学。晚舍去,并学俸却之。郡守杨栋即学创尊德堂以处先生,仅一至。后栋使本道,又论荐于朝,未报,卒。有《易稿》、《汉考》、《读书日记》诸书。学者称习静先生。(补。)

◆著作门人

运判孟先生涣(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正字家学

正字刘先生起晦

刘起晦,字建翁,正字朔之子。登弟,历贵溪令,召为秘书省正字。蔚有时望

,识者谓其材行不忝其父云。(补。)

◆正字门人

运判孟先生涣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乐轩门人(尹、王五传。)

舍人林竹溪先生希逸

林希逸,字肃翁,号竹溪,福清人。端平进士,淳佑中迁秘省正字,景定中官司农少卿,终中书舍人。有《鬳斋集》、《易义》、《春秋传》、《考工记解》。(云濠案:《鬳斋前集》六十卷、《易义》、《春秋传》,俱佚。《鬳斋续集》三十卷,《考工记解》二卷,行世。)

鬳斋学记(补。)

和靖曰:「事当为者,岂可不为﹖废事便是废人道。」乃引庄子「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和靖语自正,庄子意又别。

和靖尝以《易传序》「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如太泄露天机,问于伊川。伊川曰:「如此分明说破,人犹不解!」愚因此语,深知和靖质实之意。使和靖在今日,见《字义》、《语录编类》诸书,又不知如何太息也。虽然,天机正何曾漏泄得!

冯忠恕尝问于和靖曰:「某父晚年不信阴阳拘忌之说,更不择日,亦无辟忌,恐是伊川家风。」和靖曰:「不须异。『人之所畏,不得不畏。』从俗何害!」此更见和靖质实不自异处。

祖望谨案:此说虽是,然却启人沉溺术数之学。

和靖曰:伊川不言人短,每见人论前辈,则曰:「汝辈且取他长处!」此语甚有益于后学。亦有论伊川于荥阳者,荥阳曰:「何不谈他好处!」意与此同。

和靖曰:孟子论仲子曰:「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此极本之言。以小信大,只是启诈伪之端,今人正有此弊。

(梓材谨案:谢山补录《鬳斋学记》十二条,今移为艾轩附录一条,乐轩附录二条,又移入《震泽学案》一条,移入《新学略》二条,移入《蜀学略》一条。)

刘先生翼

刘翼,字躔文,福唐人。与鬳斋同登乐轩之门。着有《心游摘稿》。(从黄氏补本录入。)

◆退翁家学

文定刘后村先生克庄

刘克庄,字潜夫,弥正子。官至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谥文定。(补。)

(梓材谨案:先生尝受业于真西山。《万姓统谱》载先生生有异质,日诵万言,为文援笔立就。真西山以「学贯古今,文追骚雅」进之。着有《后村文集》,名《大全集》。)

知州刘先生克逊

刘克逊,字无竞,弥正字。以父任入官,知潮州。初。银贾未昂,每丁赋钱五百,后以贾昂,加至四倍。下令蠲之,曰:「以此得罪,无恨也。」终于知泉州。清贫有守,工诗,为水心、南塘所称许。(补。)

◆后村门人(尹、王六传。)

文毅洪阳岩先生天锡,

洪天锡,字君畴,晋江人。宝庆二年进士,授广州司法。长吏盛气待僚属,先生纠正为多。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改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通判建宁府,擢诸司料院,拜监察御史,兼说书。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天雨土,先生以其异为蒙,力言阴阳、君子小人之所以辨,又言修内司之为民害者。蜀中地震,浙、闽大水,又言:「上下穷空,远近怨疾,独贵戚宦阉享富贵耳!举天下穷且怨,陛下能独与数十人者共天下乎﹖」会吴民仲大论等列愬宋臣夺其田,先生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先生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擅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上犹力护之。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先生之力也。而先生亦自是去朝廷矣。改大理少卿,再迁太常,皆不拜。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起知潭州,戢盗贼,尊先贤,踰年大治。迁广东转运判官,召为秘书监兼侍读,以聩辞。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在道间,监察御史张材劾罢之。进工部侍郎,加显文阁待制、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改漳州,皆力辞。又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召为刑部尚书,不起。屡进华文阁直学士。致仕,加端明殿学士,转一官。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先生言动有准绳,居官清介,临事是非不可回折。所著:《奏议》、《经筵讲义》、《进故事》、《通礼辑略》、《味言废墨》、《阳岩文集》。(参史传。)

(梓材谨案:先生志刘后村墓,自称门人,又为后村谥议,称先师,则先生后村弟子也。)

◆阳岩门人(尹、王七传。)

隐君丘钓矶先生葵(别见《北溪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