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周易集解>第十五章 周易集解卷十四

《周易集解》第十五章 周易集解卷十四唐 · 李鼎祚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干宝曰:衍,合也。

  崔觐曰: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既言蓍数,则是说大衍之数也。明倚数之法当参天两地。参天者,谓从三始,顺数而至五、七、九,不取于一也。两地者,谓从二起,逆数而至十、八、六,不取于四也。此因天地致上,以配八卦,而取其数也。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八卦之数,总有五十。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不取天数一、地数四者,此数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法长阳七七之数也。六十四卦既法长阴八八之数,故四十九蓍则法长阳七七之数焉。蓍圆而神象天,卦方而智象地,阴阳之别也。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且天地各得其数,以守其位,故太一亦为一数,而守其位也。

  王辅嗣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即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者。但言所赖五十,不释其所从来,则是亿度而言,非有实据。其一不用,将为法象太极,理纵可通。以为非数而成,义则未允,何则?不可以有对无,五称五十也。

  孔疏释赖五十,以为万物之策,凡有万一千五百二十,其用此策大推演天地之数,唯用五十策也。又释其用四十九,则有其一不用,以为策中,其所揲蓍者,唯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以其虚无,非所用也,故不数矣。

  又引顾欢同王弼所说,而顾欢云:立此二十数以数神,神虽非数而著,故虚其一数,以明不可言之义也。

  案:崔氏探玄:病诸先达,及乎自料,未免小疵。既将八卦阴阳以配五十之数,余其天一地四无所禀承,而云八卦之外在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谈何容易哉。且圣人之言,连环可解,约文申义,须穷指归。即此间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是结大衍之前义也。既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将五合之数配属五行也。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更减一以并五,备设六爻之位,著卦两兼,终极天地五十五之数也。自然穷理尽性,神妙无方,藏往知来,以前民用,斯之谓矣。

  分而为二以象两,

  崔觐曰: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

  挂一以象三,

  孔颖达曰:就两仪之中,分挂其一于最小指间,而配两仪,以象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崔觐曰: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

  归奇于扐以象闰,

  虞翻曰:奇所挂一策,扐所揲之余,不一则二,不三则四也。取奇以归扐,扐并合挂左手之小指,为一扐,则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故“归奇于扐,以象闰”者也。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虞翻曰:谓已一扐,复分挂如初揲之。归奇于初扐,并挂左手次小指间,为再扐,则再闰也。又分扐揲之如初,再挂左手第三指间,成一变,则布挂之一爻。谓已二扐,又加一,为三,并重合前二扐,为五岁,故“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此参伍以变,据此,为三扐。不言三闰者,闰岁余十日,五岁闰六十日尽矣。后扐闰余分,不得言三扐二闰。故从言“再扐而后挂”者也。

  天数五,地数五,

  虞翻曰:天数五,谓一、三、五、七、九。地数五,谓二、四、六、八、十也。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虞翻曰:五位谓五行之位。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谓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兑相得,合火,山泽通气也。戊坎、已离相得,合土,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风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阴阳相薄,而战于乾。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或以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也。

  天数二十有五,

  虞翻曰:一、三、五、七、九,故二十五也。

  地数三十,

  虞翻曰:二、四、六、八、十,故三十也。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虞翻曰:天二十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天地数见地此,故大衍之数略其奇五,而言五十也。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荀爽曰:在天为变,在地为化,在地为鬼,在天为神。

  姚信曰:此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分为爻者,故能成就乾坤之变化,能知鬼神之所为也。侯果曰:夫通变化,行鬼神,莫近于数,故老聃谓子曰:汝何求道?对曰:吾求诸数。明数之妙通于鬼神矣。

  乾之册二百一十有六,

  荀爽曰:阳爻之册,三十有六。乾六爻皆阳,三六一百八十,六六三十六,合二百一十有六也。阳爻九,合四时,四九三十六,是其义也。

  坤之册百四十有四,

  荀爽曰:阴爻之册,二十有四。坤六爻皆阴,二六一百二十,四六二十四,合一百四十有四也。阴爻六,合二十四气,四六二百四十也。

  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陆绩曰:日月十二交会,积三百五十四日有寄为一会。今云三百六十当期,则入十三月六日也。十二月为一期,故云“当期之日”也。

  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侯果曰:二篇谓上下经也。共六十四卦,合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则阳爻一百九十二,每爻三十六册,合六千九百一二册。阴爻亦一百九十二,每爻二十四册,合四千六百八册。则二篇之册合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

  荀爽曰:营者,谓七、八、九、六也。

  陆绩曰:分而为二以象两,一营也;挂一以象三,二营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三营也;归奇于扐以象闰,四营也。谓四度营为,方成易之一爻者也。

  十有八变而成卦。

  荀爽曰:二揲策挂左手一指间,三指间满,而成一爻。又六爻,三六十八,故“十有八变而成卦”也。

  八卦而小成,

  侯果曰:谓三画成天地、雷风、日月、山泽之象。此八卦未尽万物情理,故曰“小成”也。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虞翻曰:引谓庖牺引信三才,兼而两之以六画。触,动也。谓六画以成六十四卦,故“引而信之,触类而长之”。其取类也大,则发挥刚柔而生爻也。

  天下之能事毕矣。

  虞翻曰:谓乾以简能,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故“能事毕”。

  显道神德行,

  虞翻曰:显道神德行,乾二五之坤,成离日坎月,日月在天,运行照物,故“显道神德行”。默而成,不言而信,存于德行者也。

  是故可与酬酢,可与右神矣。

  《九家易》曰:阳往为酬,阴来为酢,阴阳相配,谓之右神也。孔子言大衍以下,至于能事毕矣。此足以显明易道,又神易德行,可与经义相斟酌也。故喻以宾主酬酢之礼,所以助前圣发见其神秘矣。礼饮酒,主人酌宾,为献;宾酌主人,为酢;主人饮之,又酌宾,为酬也。先举为酢,答报为酬,酬取其报,以象阳唱阴和,变化相配,是助天地明其鬼神者也。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虞翻曰:在阳称变,乾五之坤;在阴称化,坤二之乾。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变化之道者,故知神之所为。诸儒皆上子曰为章首,而荀马又从之,甚非者矣。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崔觐曰:圣人德合天地,智周万物,故能用此易道。大略有四:谓尚辞、尚变、尚象、尚占也。

  以言者尚其辞;

  虞翻曰:圣人之情,见于辞,系辞焉,以尽言也。

  以动者尚其变;

  陆绩曰:变谓爻之变化,当议之而后动矣。

  以制器者尚其象;

  荀爽曰:结绳为网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

  以卜筮者尚其占。

  虞翻曰:乾蓍称筮,动离为龟。龟称卜,动则玩其占,故“尚其占者”也。

  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

  虞翻曰:有为谓建侯,有行谓行师也。乾二五之坤成震,有师象。震为行,为言问。故“有为有行”。凡应九筮之法,则筮之,谓问于蓍龟,以言其吉凶。爻象动内,吉凶见外。蓍德圆神,卦德方智。故史拟神智以断吉凶也。

  其受命也如响。

  虞翻曰:言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言善应。乾二五之坤成震巽,巽为命,故“受命”。同声相应,故如响也。

  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虞翻曰:远,谓天。近,谓地。深,谓阳。阴,谓幽。来物,谓乾坤。神以知来,感而遂通,谓幽赞神明而生蓍也。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精,谓乾纯粹精也。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虞翻曰:逆上称错。综,理也。谓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以成一爻之变,而倚六画之数,卦从下升。故“错综其数”,则三天两地而倚数者也。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虞翻曰:变而通之,观变阴阳始立卦。乾坤相亲,故“成天地之文”。物相杂,故曰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虞翻曰:数六画之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故定天下吉凶之象也。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谓参伍以变,故能成六爻之义。六爻之义,易以贡也。

  易无思也,无为也,

  虞翻曰:天下何思何虑,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故无所为。谓其静也专。

  寂然不动,

  虞翻曰:谓隐藏坤初,几息矣。专,故不动者也。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虞翻曰:感,动也。以阳变阴,通天下之故,谓发挥刚柔而生爻者也。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神,谓易隐初入微,知几其神乎!

  韩康伯曰: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非遗数者,则无以极数。至精者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盖功用之母,象数所由立。故曰:非至精、至变、至神,则不能与于此也。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荀爽曰:谓伏羲画卦,穷极易幽深;文王系辞,研尽易几微者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虞翻曰:深谓幽赞神明。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故“通天下之志”,谓蓍也。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虞翻曰:务,事也。谓易研几开物,故“成天下之务”。谓卦者也。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虞翻曰:神,谓易也。谓日月斗在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从天西转,故“不疾而速”。星寂然不动,随天右周,感而遂通,故“不行而至”者也。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侯果曰:言易唯深唯神,蕴此四道。因圣人以章,故曰“圣人之道”矣。

  天一,

  水甲。

  地二。

  火乙。

  天三,

  木丙。

  地四。

  金丁。

 

天五,

  土戊。

  地六。

  水已。

  天七,

  火庚。

  地八。

  木辛。

  天九,

  金壬。

  地十。

  土癸。此则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蓍龟所从生,圣人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上,虞翻义也。

  子曰:夫易何为而作也?

  虞翻曰:问易何为取天地之数也。

  夫易开物成务,

  陆绩曰:开物谓庖牺引伸八卦,重以为六十四。触长爻策,至于万一千五百二十,以当万物之数。故曰“开物”。圣人观象而制网耒耜之属,以成天下之务,故曰“成务”也。

  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虞翻曰:以阳辟坤,谓之“开物”。以阴翕乾,谓之“成务”。冒,触也。触类而长之如此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

  《九家易》曰:凡言是故者,承上之辞也。谓以动者尚其变,变而通之,以通天下之志也。

  以定天下之业,

  《九家易》曰:谓以制器者尚其象也。凡事业之未立,以易道决之,故言以定天下之业。

  以断天下之疑。

  《九家易》曰:谓卜筮者尚其占也。占事知来,故定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崔觐曰:蓍之数七七四十九,象阳。圆,其为用也。变通不定,四之以知来物,是蓍之德圆而神也。卦之数八八六十四,象阴。方,其为用也。爻位有分,因之以藏往知事,是卦之德方以知也。

  六爻之义易以贡。

  韩康伯曰:贡,告也。六爻之变易以告吉凶也。

  圣人以此先心,

  韩康伯曰:洗濯万物之心者也。

  退藏于密,

  陆绩曰:受蓍龟之报应,决而藏之于心也。

  吉凶与民同患。

  虞翻曰:圣人谓庖牺。以蓍神知来,故以“先心”。阳动入巽,巽为退伏,坤为闭户,故藏密。谓齐于巽以神明其德。阳吉阴凶,坤为民,故“吉凶与民同患”。谓作易者有忧患也。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虞翻曰:乾神知来,坤知藏往。来谓出见,往谓藏密也。

  其孰能与于此哉!

  虞翻曰:谁乎能为此哉?谓古之聪明睿知之君也。

  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虞翻曰:谓大人也。庖牺在乾五。动而之坤,与天地合聪明。在坎则聪。在离则明。神武谓乾。睿知谓坤。乾坤坎离,反复不衰,故“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虞翻曰:乾五之坤,以离日照天,故“明天之道”。以坎月照坤,故“察民之故”。坤为民。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陆绩曰:神物,蓍也。圣人兴蓍以别吉凶,先民而用之,民皆从焉,故曰“以前民用”也。

  圣人以此斋戒,

  韩康伯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以神明其德夫。

  陆绩曰:圣人以蓍能逆知吉凶,除害就利,清絜其身,故曰“以此斋戒”也。吉而后行,举不违失其德,富盛见称神明,故曰“神明其德”也。

  是故阖户谓之坤,

  虞翻曰:阖,闭翕也。谓从巽之坤,坤柔象夜,故以闭户者也。

  辟户谓之乾,

  虞翻曰:辟,开也。谓从震之乾,乾刚象昼,故以开户也。

  一阖一辟谓之变,

  虞翻曰:阳变阖阴,阴变辟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

  往来不穷谓之通。

  荀爽曰:谓一冬一夏,阴阳相变易也。十二消息,阴阳往来无穷已,故“通”也。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荀爽曰:谓日月星辰,光见在天而成象也。万物生长,在地成形,可以为器用者也。

  制而用之谓之法,

  荀爽曰:谓观象于天,观形于地,制而用之,可以为法。

  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陆绩曰:圣人制器以周民用,用之不遗,故曰“利用出入”也。民皆用之,而不知所由来,故谓之“神”也。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干宝曰:发初言“是故”,总众篇之义也。虞翻曰: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两仪生四象,

  虞翻曰: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归妹卦备,故《彖》独称天地之大义也。

  四象生八卦,

  虞翻曰:乾二五之坤,则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则生巽离兑。故“四象生八卦”。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者也。

  八卦定吉凶,

  虞翻曰:阳生则吉,阴生则凶。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已言于上,故不言生,而独言定吉凶也。

  吉凶生大业。

  荀爽曰:一消一息,万物丰殖,富有之谓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

  翟元曰:见象立法,莫过天地也。

  变通莫大乎四时,

  荀爽曰:四时相变,终而复始也。

  县象著有莫大乎日月,

  虞翻曰:谓日月县天,成八卦象。三日莫,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已,戊已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县角著明,莫大乎日月”者也。

  崇高莫大乎富贵;

  虞翻曰:谓乾正位于五,五贵坤富,以乾通坤,故高大富贵也。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虞翻曰:神农黄帝尧舜也。民多否闭,取乾之坤,谓之“备物”。以坤之乾,谓之“致用”。乾为物,坤为器用。否四之初,耕稼之利;否五之初,市井之利;否四之二,舟楫之利;否上之初,牛马之利。谓十三盖取以利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圣人作而万物睹,故“莫大乎圣人”者也。

  探啧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善乎蓍龟。

  虞翻曰:探,取。啧,初也。初隐未见,故“探啧索隐”。则幽赞神明而生蓍,初深,故曰“钩深”。致远谓乾。乾为蓍,乾五之坤。大有离为龟。乾生,知吉。坤杀,知凶。故“定天下之吉凶”,“莫善于蓍龟”也。

  侯果曰:亹,勉也。夫幽隐深远之情,吉凶未兆之事,物皆勉勉然愿知之,然不能也。及蓍成卦,龟成兆也。虽神道之幽密,未然之吉凶,坐可观也。是蓍龟成天下勉勉之圣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孔颍达曰:谓成蓍龟,圣人法则之,以为卜筮者也。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陆绩曰:天有昼夜四时变化之道,圣人设三百八十四爻以效之矣。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荀爽曰: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也。

  宋衷曰:天垂阴阳之象,以见吉凶。谓日月薄蚀,五星乱行,圣人象之。亦著九六爻位得失示人,所以有吉凶之占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郑玄曰:《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成,“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也。孔安国曰:“河图”则八卦也,“洛书”则九畴也。侯果曰:圣人法“河图”、“洛书”,制历象以示天下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侯果曰:四象,谓上文神物也、变化也、垂象也、图书也,四者治人之洪范。易有此象,所以示人也。

  系辞焉,所以告也;

  虞翻曰:谓系《彖》、《象》之辞,八卦以象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虞翻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八卦定吉凶,以断天下之疑也。

  《易》曰:自天右之,吉无不利。

  侯果曰:此引大有上九辞以证之义也。大有上九履信思顺,自天右之,言人能依四象所示,系辞所告,又能思顺,则天及人皆共右之,吉无不利者也。

  子曰:右者,助也。

  虞翻曰:大有兑为口,口助称右。

  天之所助者顺也,

  虞翻曰:大有五以阴顺上,故为“天国者顺也”。

  人所助者信也。

  虞翻曰:信,谓二也。乾为人,为信,庸言之信也。

  履信思乎顺,有以尚贤也。

  虞翻曰:大有五应二而顺上,故“履信思顺”。比坤为顺,坎为思。乾为贤人,坤伏乾下,故“有以尚贤者”也。

  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崔觐曰:言上九履五厥孚,履人事以信也。比五而不应三,思天道之顺也。崇四匪彭,明辩于五,又以尚贤也。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重引易文,以证成其义。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虞翻曰:谓书易之动,九六之变,不足以尽易之所言。言之则不足以尽庖牺之意也。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侯果曰:设疑而问也。欲明立象可以尽圣人言意也。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崔觐曰:言伏羲仰观俯察,而立八卦之象,以尽其意。

  设卦以尽情伪,

  崔觐曰:设卦谓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之情伪,尽在其中矣。

  系辞焉以尽其言,

  崔觐曰:文王作卦爻之辞,以系伏羲立卦之象。象即尽意,故辞亦尽言也。

  变而通之以尽利,

  陆绩曰:变三百八十四爻,使相交通,以尽天下之利。

  鼓之舞之以尽神。

  虞翻曰:神,易也。阳息震为鼓,阴消巽为舞,故“鼓之舞之以尽神”。

  荀爽曰:鼓者,动也,舞者,行也。谓三百八十四爻,动行相反其卦,所以尽易之神也。

  乾坤其易之缊邪?

  虞翻曰:缊藏也。易丽乾藏坤,故为“易之缊”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侯果曰:缊,渊隩也。六子因之而生,故云“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荀爽曰:毁乾坤之体,则无以见阴阳之交易也。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侯果曰:乾坤者,动用之物也。物既动用,则不能毁息矣。夫动极复静,静极复动,虽天地至此,不违变化也。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崔觐曰:此结上文,兼明易之形器变通之事业也。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

  化而裁之谓之变,

  翟元曰:化变则柔而则之,故“谓之变”也。

  推而行之谓之通;

  翟元曰:推行阴阳,故谓之通也。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陆绩曰:变通尽利,观象制器,举而措之于天下,民咸用之以为事业。

 《九家易》曰:谓圣人画卦,为万民事业之象,故天下之民尊之,得为事业矣。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

  崔觐曰:此重明易之缊,更引易象及辞以释之。言伏羲见天下深渍,即易之缊者也。

  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陆绩曰:此明说立象尽意,设卦尽情伪之意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侯果曰:典礼有时而用,有时而去,故曰“观其会通”也。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崔觐曰:言文王见天下之动,所以系象而为其辞,谓之为爻。

  极天下之啧者存乎卦,

  陆绩曰:言卦象极尽天下之深情也。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宋衷曰:欲知天下之动者,在于六爻之辞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崔觐曰:言易道陈阴阳变化之事耐用裁成之,存乎其变。推理达本而行之,在乎其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荀爽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

  崔觐曰:言易神无不通,明无不照,能达此理者,存乎其人。谓文王述《易》之圣人。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九家易》曰:默而成谓阴阳相处也;不言而信谓阴阳相应也。德者有实,行者相应也。崔觐曰:言伏羲成六十四卦,不有言述,而以卦象明之。而人信之,在乎合天地之德,圣人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