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唐诗三百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全文版

《唐诗三百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岑参)唐代 · 孙洙

shìyǒngchū

gāosǒngtiāngōng

dēnglínchūshìjiè

dèngdàopánkōng

shénzhōu

zhēngróngguǐgōng

jiǎoàibái

céngcāngqióng

xiàkuīzhǐgāoniǎo

tīngwénjīngfēng

liánshānruòtāo

bēncòucháodōng

qīnghuáijiáchídào

gōngguǎnlínglóng

qiūcóng西lái

cāngránmǎnguānzhōng

língběiyuánshàng

wànqīngméngméng

jìngle

shèngyīnsuǒzōng

shìjiāngguàguān

juédàoqióng

注释

1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慈恩寺浮图:即今西安市的大雁塔。

2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3世界:指宇宙。

4磴:石级。盘:曲折。

5突兀:高耸貌。  

6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鬼工:非人力所能。  

7碍:阻挡。

8惊风:疾风。

9驰道:可驾车的大道。

10宫馆:宫阙。  

11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12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13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  

14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  

15挂冠:辞官归隐。  

16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译文

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评析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