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八十章 卷七十六 史部三十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八十章 卷七十六 史部三十二清 · 永瑢

○地理类存目五

△《龙虎山志》·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元明善撰,明张国祥续修。明善字复初,清河人。以浙东使者荐,为学正。擢太子文学,历翰林学士,谥文敏,事迹具《元史》本传。国祥则嗣封真人也。是书乃皇庆三年明善官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然原本体例,不可复考,惟存延祐元年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此本载山川、建置、人物、道侣并累朝制敕、艺文,颇为庞杂。殆已多所窜乱,非其旧矣。

△《茅山志》·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元道士刘大彬撰。大彬号玉虚子,钱塘人。延祐中袭封茅山四十五代宗师,洞观微妙元应真人。是书分《诰副墨》、《三神纪》、《括神区》、《稽古迹》、《道山册》、《上清品》、《仙曹署》、《采真游》、《楼观部》、《灵植检》、《录金石》、《金薤编》十二门,每门以三字为题,盖仿陶弘景《真诰》例也。前有永乐癸卯胡俨序,称“旧本为张雨所书,至为精洁。后毁於兵,姚广孝复为刊版。及成化庚寅、嘉靖庚戌又重刻者再”。此本即嘉靖时刻。不但纸版恶劣,非张雨之旧,且为无识道流续入明事,叙述凡鄙,亦非刘大彬之旧矣。

△《仙都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道士陈性定撰。仙都山古名缙云山,唐天宝中敕改今名。此志分六门,曰《山川》,曰《祠宇》,曰《神仙》,曰《高士》,曰《草木》,曰《碑碣题咏》。前序题至正戊子,不著姓名,以序及志中《祠宇门》考之,盖元延祐中给道士赵嗣祺五品印,提点是山玉虚宫。羽流荣之,因撰是志也。

△《天台山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末称世祖皇帝封道士王中立为仁靖纯素真人,知为元人所作。又称前至元间,知为顺帝时人矣。其书颇典雅可观,惟“七十二福地”一条,不引杜光庭书而引《记纂渊海》,知为稗贩之学矣。

△《武夷山志》·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裘仲孺撰。仲孺字穉生,崇安人。洪武初,荐授平远县知县。其书凡十一篇,首《名胜》,次《云构》,次《题刻》,次《仙真》,次《羽流》,次《存疑》,次《物产》,次《游寓》,次《祀典》,次《掞藻》,次《馀韵》。末一卷为《词订》,则诗文之续得者也。体例庞杂,殊不足观。《掞藻》一篇,几及全书之半,尤乖裁制也。

△《震泽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蔡昇撰。王鏊重修。昇字景东,吴江人。鏊有《史馀》,已著录。是书首纪五湖七十二山两洞庭,次石泉古迹,次风俗人物、土产、赋税,次水利、官署、寺观、菴庙、杂记,次集诗、集文。前有弘治十八年杨循吉序,称其“操觚之妙,天机独运。中间有似《尔雅》者,有似《山海经》者,有似柳子厚诸山水记者,用能绘画造物,陈诸简牍”。未免誉过其实。昇书本名《太湖志》,鏊为重修,乃取《禹贡》之语改今名云。

△《金山杂志》·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杨循吉撰。循吉有《苏州府纂修识略》,已著录。金山在吴县西三十里,循吉少时,尝读书其中。归田后因为之志。分八篇,一《山势》,二《品石》,三《泉》,四《山居》,五《游观》,六《草木》,七《饮食》,八《胜事》,每篇各有论赞。

△《雁山志》·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朱谏撰。谏号荡南,乐清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吉安府知府。雁荡山在温州府,跨乐清、平阳二县,於古无称,自宋太平兴国中,始有僧居之,奇秀甲於浙东。明初僧永昇者,始辑为《雁山集》一卷,编次无法。嘉靖己亥,谏因旧本搜讨,增为四卷,列三十二门,乐清知县徽州潘潢序之。万历辛巳,知州南昌胡汝宁复为翻雕,而以续得诗文冠於卷前,殊为猥杂。

△《京口三山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莱撰。莱字廷心,丹徒人。弘治间举人。北固、金、焦三山,皆古来胜境,而未有裒辑遗文旧事,合为一志者。兖州史宗道为镇江推官,始属莱考三山名迹沿革,及历代诗文,汇成此编,颇能订讹正谬。如金山之名,旧云创於唐李锜。莱则谓梁天监四年即金山修水陆会,其名已始於六朝。考证颇为典核。然如《事物纪原》引宋大中祥符七年四月诏,封焦山大圣祠为明应公,本非僻书僻事,而《祠庙类》中乃失收之,则疏密亦不免互见。盖莱所依据,多取诸郡县图经,未能博徵群籍,故每有漏略也。

△《慧山记》·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一名《九龙山志》。明邵宝撰。宝有《左觿》,已著录。慧山即惠山,在无锡县界,局狭而气秀,地近而景幽,自昔号为佳境。宝居近是山,钓游所及,时有品题。所作如《惠山杂歌》、《惠山十二咏》、《叙竹茶垆》等篇,具载於《容春堂续集》中。此书仿贺知章会稽洞、郭子美罗浮山之例,搜辑旧事遗文,为之作志。

△《邓尉山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沈津撰。津字润卿,苏州人。是书分《本志》、《泉石》、《祠墓》、《梵宇》、《山居》、《名释》、《草木》、《食品》、《集诗》、《集文》十类。前为《总叙》一篇。其称《本志》者,以专纪山之形势为作志本意,故以冠於各类之首也。书成於嘉靖壬寅,靳学颜尝为之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遂以为学颜所作,失考甚矣。

△《衡岳志》·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彭簪撰,姚宏谟重订。考《明史·艺文志》,载彭簪《衡岳志》八卷。此多五卷,当即宏谟所增。然宏谟序已称“续刻者随时窜入而不之究”,则未经重修以前已非簪之原本矣。序又称“总《形胜》於多景之前,补《事纪》於诸卷之首”,此本一卷为《事纪》,二卷、三卷为《形势》,知为宏谟所增。至所称“诗文以景附,景以类分”者,则散缀各卷,不可复考。簪自号石屋山人,安城人。官衡山县知县。其书成於嘉靖戊子。宏谟,秀水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其书成於隆庆辛未。时提督湖广学政,应知县章宣之请,续此编云。

△《庐山纪事》·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桑乔撰,国朝范礽补订。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首劾严嵩,为所构陷,谪戍九江以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即其在戍所时作,成於嘉靖辛酉。至国朝顺治戊戌,巡按御史许世昌属南康推官会稽范礽重为补订。以山阴、山阳别其条贯,属南康者列於阳,属九江者列於阴。又取乔后百馀年间事迹题咏,缀补於后。礽序称乔书质而辨,文而约,纪事皆题原采书名。礽所补悉仿其例云。

△《仙都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戴葵撰。葵,酆都人。始末未详。据其自跋,此书盖嘉靖丁未作也。仙都山在四川酆都县境,为道经第四十二福地,称前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得道处。葵杂采旧文,分为八类,大抵神仙家言为多。

△《牛首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盛时泰撰。时泰字仲交,江宁人。嘉靖中贡生。牛首山在江宁城南,一名天阙。是书首志《山名》,次志《岩洞》、《池泉》、《殿庐》、《草树》、《法宝》、《游览》、《丽藻》。其文颇近游记,不尽沿志书窠臼。其艺文多著出某书,亦明人所难。惟“地亩弓口”一条,全录禀帖批词,首尾不加删削,殊失体例。

△《仙岩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应辰撰,应辰自署曰举人,不著里贯。考《太学题名碑》有隆庆辛未进士王应辰,信阳人。去作此书时仅十六年,未知即其人否也。仙岩山在浙江瑞安县境,为道书第二十六福地。嘉靖壬戌,兵部郎中永嘉王叔果属应辰为此编。首载图景,次录诗文,序次尚颇简洁。

△《黄海》·六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潘之恒撰。之恒字景昇,歙县人。嘉靖间官中书舍人。考《明史·艺文志》有潘之恒《黄海》二十九卷,此本虽卷数未标,其曰《纪初》者八,曰《纪藏》者七,曰《纪迹》者十有八,曰《纪游》者二十有一,曰《纪异》者六,皆别之为卷,则已六十卷矣。史称二十九卷,未为确数。然其中次第卷数,或有或阙,或参差错互,盖犹未定之稿,不知其止此六十卷否也。黄山在徽州府西北百三十里,旧名黟山,唐改今名。跨据宣、池、江、浙数郡。世传黄帝与容成子、浮邱公炼药於此,故有浮邱、容成诸峰。此姑存图经之说,以备古迹一条则可。之恒竟上溯轩辕,采摭经传,凡语涉黄帝者皆入焉。至以《广黄帝本行纪》、《真仙通鉴》诸书与六经之文并列,何其诞欤!大抵以多为胜,而考证之学与著述之体则非所讲也。

△《武夷山志略》·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徐表然撰。表然字德望,崇安人。嘉靖中尝结漱艺山房於武夷第三曲,因撰次是书,分为四集。绘山之全图,及武夷宫左各景,宫右九曲诸胜,悉以题咏附於后。凡名胜、古迹,皆分附於《山川》。较他地志尤便省览,此变例之可取者。至於《寓贤》及《仙真》之类,人绘一图,则不免近儿戏矣。其名《志略》者,谓兹山已有全志也。

△《阿育王山志》·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郭子章撰。子章有《蠙衣生易解》,已著录。阿育王山在浙江宁波府,去府治四十里。山有阿育王寺舍利塔,相传为地中涌出,因以名寺,遂因以名山。盖缁流梵笈有是异闻,年祀绵远,亦无从而究诘也。是志凡分十类。揆其大旨,主於阐释氏之显应。故标兹灵迹,以启彼信心,原不以核订地理、考证古今为事也。

△《云门志略》·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元忭撰。元忭有《绍兴府志》,已著录。云门山在会稽城南。元至正十年,相里允若作《云门集》,黄溍序之。元忭以其未备,补缉是编。以《山川》、《古迹》、《名贤》为一卷,而馀四卷皆《艺文》,又末大於本矣。

△《京口三山续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徐邦佐、陈朝用、朱文山同撰。邦佐号雁洲,浦城人。官镇江府教授。朝用号南湖,宁都人;文山号仰泉,常宁人。皆官镇江府训导。是书成於隆庆中,以补史宗道《三山志》之阙,故以《续志》为名。专取当时人游览诗赋,汇萃成帙、而邦佐等所自作,附录尤夥。盖意在钓名,於三山考订无涉也。

△《齐云山志》·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鲁点撰。点字子与,南漳人。万历癸未进士,官休宁县知县。齐云山在休宁县,名齐云岩,盖白岳西北分支也。上有北极佑圣真君神祠,明代数经修葺,嘉靖中始有齐云山之号。兹志因云岩旧本而重辑之,分三十七目。卷前又有顺治中告示二通,又后人刊入,非原书之旧矣。

△《普陀山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周应宾撰。应宾有《九经考》,已著录。普陀山在浙江之定海。是编因旧志重辑,凡六卷,十五门。而应宾自序称五卷,十七门。勘验卷帙,并无阙佚,未审何以矛盾也。

△《太岳太和山志》·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田玉撰。玉不知何许人,万历中宦官也。太和山即湖广均州之武当山,相传为北极玄武修真地。明成祖即位时,自谓得神之祐,因尊为太岳,敕建宫观,常遣内臣司其香火。嘉靖间,提督太监王佐始创为志,太监吕评续增之。万历癸未,玉复增广为此本。前载修建庙宇始末实事,并仙迹、徵应、物产,后载唐、宋、元、明序记诗赋等作。

△《太姥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史起钦撰。起钦字敬所,鄞县人。万历己丑进士,官福宁州知州。太姥山在福宁州境,传尧时有老母业采蓝,后得仙去,故以为名。中有锺离岩、一线天诸胜迹,起钦因创为此书,成於万历乙未。前列图,次列记序及题咏之作。然山以岩壑寺宇为主,法当分门编载。起钦但为总绘一图,悉不加分别诠次,非体例也。

△《续刻麻姑山志》·十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左宗郢撰,国朝何天爵、邱时彬重修。宗郢,南城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天爵、时彬皆建昌人。麻姑山唐时隶抚州,故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有“抚州南城县”之语,今则在建昌府城西十里。宗郢志见於《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相同。此本每卷标题,或称麻姑而去“山”字,或又加“洞天”字,或加“丹霞”字。名目纷然,可知体例之庞杂。考《明史》作《续刻麻姑山志》,今姑从标目焉。

△《嵩书》·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傅梅撰。梅字元鼎,邢台人。万历辛卯举人,由登封县知县擢刑部主事。与员外郎陆梦龙力争梃击一案,郑氏之党中以察典,罢官。后起为台州府知府。崇祯中,解职家居。大兵下顺德,抗节死,赠太常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张问达传》。乾隆乙未,赐谥忠节。是编乃其官登封知县时所作。分《星政》、《峙胜》、《卜营》、《宸望》、《岳生》、《官履》、《岩栖》、《黄裔》、《竺业》、《物华》、《灵绪》、《颜始》、《章成》为十三篇,立名颇嫌涂饰。全书意在广搜,亦殊多驳杂。

△《蜀中名胜记》·三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曹学佺撰。学佺有《易经通论》,已著录。案,学佺所著,本无此书之名。此本乃万历戊午福清林茂之摘其《蜀中广记》内《名胜》一门,刻之南京,而锺惺为之序。不知其何所取也。

△《华岳全集》·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明华阴县知县李时芳撰。今案时芳之本,《千顷堂书目》作十卷,乃嘉靖四十一年所修。至万历二十四年,汝州张维新为潼关道副使,以时芳书多舛错,与华阴县知县贵阳马明卿重加诠叙。前载《图说》、《形胜》、《物产》、《灵异》、《封号》,后载《艺文》,增成十三卷。前有巡抚贾待问序,及维新自序,述之颇详。题时芳所撰,误也。后六年壬寅,知县河间冯嘉会又增文数篇,亦注於书内。至所载国朝祭告之文,与宋琬、蒋超诸人之诗,则莫知谁所续入。考其中多有潼关道溧阳狄敬姓名,意者即敬所增欤?

△《九疑山志》·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蒋鐄撰。鐄,长洲人。万历中官宁远县知县。九疑山在宁远县南四十里,相传舜葬其地,有舜庙焉。虽舆记流传,而旧无专志,鐄始创修此编。首纪祭舜陵文,次载形胜、古迹、人物、仙释、土产,次录前人碑记诗文。崇祯中,平陵俞向葵为令,复补图於卷首。

△《罗浮野乘》·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韩晃撰。晃字宾仲,南海人。万历庚子举人,官青田县知县。是编首《全图》,次《名峰》,次《胜迹》,次《仙释》,次《品物》,次《逸事》。书成於崇祯己卯。其兄晟,字寅仲,亦著《罗浮副墨》,今未见。

△《雁山志胜》·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徐待聘撰。待聘字廷珍,常熟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是编乃其官乐清知县时所撰。卷一为山之名胜及人物、土产、杂事,二卷三卷皆佛刹,四卷则所自作诗文也。其凡例有曰:“旧志凡诗赋题雁山者,或以临莅,或以要津,皆旁搜而诠之,而文之微占於山者亦聚焉。又有欲世识其名者,赂剞劂氏私刻搀入,真赝并收,薰莸莫辨。山灵有知,定当作呕,今皆删去”云云。其言可谓深中地志之陋习。然旧作虽已汰除,而又独录己作一卷,其亦尤而效之矣。

△《泰山纪事》·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宋焘撰。焘字绎田,泰安州人。万历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书一卷曰《天集》,记天神事。二卷曰《地集》,记古迹。三卷曰《人集》,记名宦人物。所言神鬼冥报,已涉荒诞;至泰山太守、泰安知州为守土之官,柳下惠、王章、羊祐诸人亦不过生长其乡,并未岩栖谷汲,乃概行摭入,不知於岱宗故事何涉也。

△《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释无尽撰。案,钱希言《犭会园·释异篇》曰:“有门法师名传灯,一号无尽,太末人也。出家天台之高明寺。少精炼戒行,学识高出道流。尝撰《天台山志》,甚有禅藻”云云。则无尽者乃其号也。天台山自孙绰作赋以来,登临题咏,翰墨流传,已多见於地志。此书成於万历癸卯,出自释家之手,述梵迹者为多,与专志山川者体例稍殊。故别题曰《方外志》焉。

△《幽溪别志》·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释无尽撰。幽溪在天台山,无尽常居其地,因撰是志。凡十六门,每门附以艺文,而同时人所作为多。名为地志,实同社刻。《犭会园》称其所至讲席如云,盖明末标榜之风,浸淫乎方以外矣。

△《恒岳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赵之韩、王濬初同撰。之韩,汜水人。官浑源州知州。濬初,山阴县举人。是书成於万历壬子。其目十一,曰《外纪》、《星纪》、《山纪》、《庙纪》、《祀纪》、《事纪》、《物纪》、《游纪》、《仙纪》、《文纪》、《诗纪》。搜考颇称详核。又以自宋以来皆祠北岳於上曲阳,故复取《曲阳岳庙诗》附於卷末。后五年,知州衡阳张述龄为刻而行之。然其《文纪》有目无书,已非完本矣。

△《天目山志》·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徐嘉泰撰。嘉泰字道亨,循州人。官於潜县知县。是书乃万历甲寅嘉泰因旧志重修。浙江有东西二天目,东天目在临安县之西五十里,西天目在於潜县西北四十五里。据此书所图,则本属一山。东西水源若两目然,故曰天目。然此书所纪多属西天目事,统称《天目山志》,非也。

△《烟云手镜》·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杨继益撰。继益始末未详。前有万历甲寅自序,称居恒游思险远,因检阅群书,摭其山川喜惧之境,录成二帙。然所载诸山水,俱随手杂录,抄撮旧文,无所损益。既不注原书之名,前后次序亦无义例。如上卷有房山、石径山,而房山水洞又在下卷。上卷有牛首山、钟山,而狮子山又在下卷。以至庐山之与瀑布,金山之与妙高台,皆颠倒破析,棼如乱丝。以比《名胜志》、《游名山记》诸书,可谓每况愈下矣。

△《海阳山水志》·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丁惟曜撰。惟曜字贞白,休宁人。是书成於万历戊午。纪休宁境内名胜,凡山二十九篇,水八篇,各冠以图。所录艺文,但载记、序、铭、颂诸体,而不及诗词。较他志之滥列题咏者,稍为简净。然严於去取可矣,竟废此一体,则又矫枉过直也。

△《惠山古今考》·十卷、《附录》·三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谈修撰。修字思永,无锡人。是编以无锡惠山为一邑胜境。唐张祐题诗有“小洞穿斜竹,重阶夹细莎”之句,而旧迹已湮,修营建以复其旧。故首卷载《小洞重阶考》,及祠院庵观诸《考》,自二卷至十卷,则自唐及明之诗文。《附录》三卷,皆同人赋赠之作。《补遗》一卷,则杂记惠山遗事。卷末自跋,有“梦惠山之神”云云,则未免幻妄矣。

△《九鲤湖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黄天全撰。天全,莆田人。其书成於万历中。九鲤湖在福建仙游县,天全以旧志仅载游览之作,而遗山水,乃重为厘订。分为《山水》、《建置》、《梦验》、《艺文》四门。《梦验》者,以九鲤湖祠乃闽人祈梦处也。

△《龙门志》·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樊得仁撰。得仁不知何许人。是书首载《龙门图》及事迹,次纪文类,次纪诗类。首卷考证甚陋。若龙门特为河水所经过,止载《水经注》“河水又南出龙门口”诸条足矣,至摭及历代河源,则迂阔无当。又《玉海》云:“梁山之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是书既已引之,而后又引此数语,别标曰“出《魏·地理志》”。颠倒重复,殊为芜杂。

△《崆峒山志》·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李应奇撰。应奇字鹤崖,平凉人。崆峒山在平凉府城西。是书成於万历中,凡分七门,曰《分野》,曰《建革》,曰《疆域》,曰《形胜》,曰《田赋》,曰《仙迹》,曰《题咏》。然一山之志,即不应及分野、建革,而中间兼记及瓦亭关、会盟坛之类,又殊似府志之体例,殊丛杂无限断也。

△《岘山志》·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睿卿撰。睿卿字稚通,号心岳,归安人。《湖州府志》称其博雅豪迈,游历山川,以著书为乐。然是书颇无体例。此岘山乃乌程之一山,非城邑郡县之比。而首曰《建置》,名实已不相副。次曰《胜概》,而多与《建置》互见,不过杂载诗文。三曰《遗爱》,叙古名贤王右军以下数人,终於王世贞,皆湖州大吏,与山不甚相涉。四曰《社会》,五曰《放生》,六曰《艺文》,又先散载各门,均失之丛滥也。

△《上天竺山志》·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释广宾撰。天竺为东南巨刹,旧有李金庭志。广宾以其附会舛讹,甚至伪撰明太祖《竺隐说》一篇以炫俗,乃删补而成此书。曰《普门示现品》,曰《尊宿住持品》,曰《器界庄严品》,曰《帝王檀越品》,曰《宰官外护品》,曰《风范隆污品》,曰《诗文纪述品》,凡七门。其《风范隆污》一品,於寺僧污行,备书不隐,较他志独存直笔。据总目尚有卷首一卷,此本已佚不存。

△《烂柯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徐日炅撰。日炅后改名日曦,浙江西安人。天启壬戌进士。烂柯山在衢州府城南三十里,因晋樵者王质遇仙观棋於此,因以为名。日炅居与山近,因纂辑晋唐迄明诗赋杂文,以成是编。

△《东西天目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章之采撰。之采字去浮,仁和人。是书作於天启中。以天目山东西二峰,辑为二志,各分四卷。起《引述》、《图考》,讫《诗赋》、《记跋》。杭州守李煜然合而刻之。

△《九华山志》·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顾元镜撰。元镜,归安人。万历己未进士,官池州府知府。是书成於崇祯己巳。前列《全图》及《十八景图》,次列《山水》、《建置》、《物产》、《人物》、《文翰》五门,门复各立子部。意主夸多,故《山》分为六,《水》分为八;《寺院》、《庵观》区为二名,《楼阁》、《亭馆》别为两类。标目颇为烦碎。又杜荀鹤之污伪命、宋齐邱之逞奸谋,列之《流寓》,以为山水之光,殊乏简择。又王守仁游踪仅至,亦列《寓公》,并伪撰其赠周金和尚一偈,斯尤地志之积习矣。

△《锡山景物略》·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王永积撰。永积字崇岩,自号蠡湖野史,无锡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是书纪无锡山川名胜,略分四正四隅。每纪一地,皆首载沿革,次载诗文,永积诗亦往往附载。然采录过滥,邀饮联吟之作,动辄盈编。於锡山地志图经,渺不相涉。则贪於标榜、未讲体例之过耳。

△《横谿录》·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徐鸣时撰。鸣时字君和,吴县人。崇祯乙亥选贡生,除武宁县知县。横谿镇一曰横塘,在苏州府城西南十三里。水自城中来,西南横流过镇而入太湖,故名。是志分十九门,体例略如郡县志。然如《古迹类》中多列先贤旧宅,又云其址无考。夫使遗墟犹存,自应深凭吊之思。否则既生是乡,自必人人有宅,安能一一虚列乎?宜其一乡之志蔓衍至於八卷也。

△《閤阜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俞策撰。策不知何许人。閤阜山在江西新涂县,相传为张道陵、葛孝先、丁令威修炼之所。兹编上卷纪载形胜,下卷编列艺文,末自载其诗数首,亦非佳作。

△《太平三书》·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万选编。万选字举之,济南人。官太平府推官。是《三书》成於顺治戊子。据其序例,一曰《图画》,二曰《胜概》,三曰《风雅》。图凡四十有二,见唐允甲题词中。此本佚其图画一卷,惟存《胜概》七卷,《风雅》四卷。原本纸墨尚新,不应遽阙失无考,或装缉者偶遗欤?

△《乍浦九山补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确撰。确有《平寇志》,已著录。乍浦在嘉兴府东南,属平湖县境。九山者,雅山、苦竹山、汤山、观山、龙湫山、晕顶山、高公山、盖山、独山也。平湖旧有九峰之名,而不得其地。确始考而定之,因著是编。凡分十二门,曰《图谱》、《山水》、《古迹》、《寺观》、《邱墓》、《土产》、《碑碣》、《烽寨》、《石塘》、《变怪》、《人物》、《题咏》。

△《昌平山水记》·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博极群书,足迹几遍天下,故最明於地理之学。是书虽第举一隅,然辨证皆多精确。惟长城以外为炎武目所未经,所叙时多舛误。如称塞外有凤州,不知苏辙诗所云“兴州东谷凤州西”者,乃回忆乡关之语。《唐书》、《辽志》,塞外均无凤州之名。又如古北口之杨业祠,炎武据《宋史》辨其伪。然刘敞、苏辙皆有《过业祠诗》,在托克托修史之前几二百载。必执后代传闻以驳当年之目见,亦过泥史传之失也。

△《黄山志》·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闵麟嗣撰。麟嗣字宾连,歙县人。其书首列《山图》,次《形胜》,次《建置》,次《山产》,次《人物》,次《灵异》,次《艺文》,次《诗赋》。搜辑颇博,而不尽精核。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十七卷(内府藏本)

国朝罗森撰。森字约齐,大兴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陕西督粮道。是编因明万历中左宗郢志而修。第一卷为《图》者八,第二卷为《考》者四,第三卷为《表》者二,第四卷为《志》者四,第五卷为《纪》者五。其馀《艺文》分七卷,末则《麻源附录》一卷,《从姑附录》一卷,《育英堂附录》一卷,《姑山杂记》一卷,《诗文补遗》一卷。

△《峨眉山志》·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蒋超撰。超字虎臣,金坛人。顺治丁亥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晚入峨眉山为僧,因辑是志。昔刘勰奏请出家,改名慧地。《梁书》本传,虽著其事,而传首仍题原名,盖不与士大夫之为僧也。故今於超斯志,亦仍题其原名云。

△《峨眉志略》·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张能鳞撰。能鳞有《诗经传说取裁》,已著录。是书於峨眉形胜古迹,标撮甚略。末附诗文数篇,而自作乃登其二。《佛光解》一篇,命意虽善,措词则未能免俗也。

△《浯溪考》·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浯溪以唐元结次山名,得鲁公摩厓书而益张之。旧有浯溪前后两《集》,为李仁刚、綦光祖撰,见於舆地碑目,皆无传。今志乃出庸手,冗杂泛滥,至不可耐。乃以退食之暇,穷搜遐摭,要取精核。”间录诗赋杂文,多郡志、溪志所未收者。盖其族侄官祁阳时,以旧志寄士祯,士祯为改作也。其书不分门目。上卷载山川古迹及元结诗文,而附以诸家之题识议论。下卷则皆后人艺文,末为补遗三条。书颇简核。然如王邕《后浯溪铭》、吴儆《祁阳石镜铭》、邹浩《甘泉铭》,其地相近,类附可也。吴师道《汪氏浯村记跋》,地在新安,氵眇如风马,亦复载入,殊乖体裁。盖断限之难,刘知几尝言之矣。

△《长白山录》·一卷、《补遗》·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撰。长白山一名常白山,一名常在山,在邹平县东南。是录皆纪其山形胜及故实艺文,已编入士祯《渔洋文略》第十四卷中,此其别行之本也。末附《补遗》一卷,则因宋绍定间丁黼作《池州范仲淹祠记》,以青阳县东十五里之长山指为长白,地理舛误,杂引诸说以辨之。考证亦确。然附会古贤,夸饰形胜,移甲入乙,乃天下地志之通弊。士祯以此一《记》,夺其乡中之流寓,遂诋之为小人,所见亦为不广矣。

△《鼓山志》·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僧元贤撰。其序不标年月,书中记事至顺治壬辰、癸巳,则国初人也。鼓山在福州城东三十里。是书分《胜迹》、《建置》、《开士》、《贞珉》、《艺文》、《丛谈》六门。大旨以佛刹为主,名为山志,实则寺志耳。其凡例有云,兹山知名海内者,实以人重,非以形胜重也。缁徒妄自标置,可谓不知分量者矣。

△《恒岳志》·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崇德撰。崇德字懋修,顺天人。官浑源州知州。北岳恒山在浑源州城南二十里,自汉以后,皆祠於上曲阳。国朝顺治十七年,以刑科都给事中粘本盛之请,改祠於浑源州。部议令山西抚司官吏详察恒山遗迹。於时主其说者,礼部尚书王崇简,疏载所著《青箱堂集》中。据绅耆之议以上达者,即崇德也。故辑斯志,於祀典特详。曲阳飞石之伪,亦辨之甚悉。

△《七星岩志》·十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韩作栋撰。作栋字公吉,镶蓝旗汉军。顺治中官分巡肇高廉罗道,按察司佥事。七星岩在肇庆府高要县城北,一名崧台,一名定山。故此书又名《定山石室志》也。志本明王泮所撰,作栋因而重修,吴绮又为之润色。然有关考核者,寥寥无多。如《石刻门》於唐李邕《石堂记》后乾道己丑秋一条,以后人题名之年月,误为摹石之年月。又载元符改元端午日,眉山苏轼挈家来游。不思元符元年,苏轼正在儋州,安得有挈家至七星岩之事!盖据曹学佺《名胜志》所载,而不知为传讹之文也。

△《峨眉山志》·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曹熙衡撰。熙衡字素徵,锦州人。顺治中官至贵州按察使。是编因蒋超旧志,成於疾病之馀,未能条理明晰,故即其本而重订之。然据卷首《修山志说》,实戎州宋隶樟所定,熙衡时分巡建昌道,董其事耳。末一卷为《志馀》,仍题超名。而中论普贤住世一条,有“宜太史蒋公之辨论”语。则亦非超之本文矣。

△《龙唐山志》·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僧性制撰。龙唐山在昌化县西七十里,以其上有龙池,故名。《浙江通志》作龙塘,独此本作唐。其中“龙池”一条内“唐井”等字亦从唐。殆亦犹钱塘、钱唐,各异文欤?志本为佛刹而作,故多述禅家之语,非地志之正体也。

△《宝华山志》·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释德基撰。宝华山在句容县北六十里。齐释宝志结庐於此,后人重宝志之名,因以名山。是山以道场显,故首志《开创兴起》,而次及《山水》、《梵宇》各门。与他山志书体例稍异,固亦各因其地耳。

△《庐山通志》·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释定暠撰。因明嘉靖间桑乔《庐山纪事》而稍增损之,无大发明考证。

△《四明山志》·九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黄宗羲撰。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四明山旧称名胜,而岩壑幽邃,文士罕能周历,故记载多疏。宗羲家於北七十峰之下,尝扪萝越险,寻览匝月,得以考求古迹,订正讹传。乃博采诸书,辑为此志,凡九门。宗羲记诵淹通,序述亦特详赡。惟所收诗文过博,并以友朋倡和之作牵连附入,犹不出地志之习。又既列名胜,复以皮陆九《题丹山图》、《咏石田山房》,别出三门。其诸门之内既附诗,於各条下又别出《诗括》、《文括》二门,为例亦未免不纯也。

△《四明山古迹记》·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详书中所载,即黄宗羲所撰《四明山志》稿本也。宗羲《四明山志》自序有曰:“壬午岁,余作《四明志》,亡友陆文虎欲刻之而未果。癸丑岁尽,偶展此卷,文虎评校之朱墨,如初脱手。然其间凡例不齐,词不雅驯。重为窜改,始得成书。”其序作於康熙十一年。所称壬午,盖明崇祯十六年也。此书不署年月,亦无文虎姓名题识,而中有朱墨数处,与宗羲序合。殆即文虎评校之本欤?其第三卷、四卷、五卷内有黄时贞添注四条。其一条称壬辰六月识,又一条述老人谈天启间事,当在顺治九年以后。或时贞得此稿本,又以意为订正耶?《四明山志》既有成书,此未定之草,固可置而不论矣。

△《西湖梦寻》·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国朝张岱撰。岱字陶菴,自号蝶菴居士,家本剑州,侨寓钱塘。是编乃於杭州兵燹之后,追记旧游。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门,分记其胜。每景首为小序,而杂采古今诗文列於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其体例全仿刘侗《帝京景物略》,其诗文亦全沿公安、竟陵之派。

△《穹窿山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李标撰。山在苏州府城西。是编前四卷杂录序记、疏引等作,后二卷纪游览题赠之诗。盖是时道士施亮生居此山,方以符术鸣於东南。其书实为亮生而作,非专志山之名胜也。

△《百城烟水》·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崧、张大纯同编。崧,吴江人。大纯,长洲人。前有尤侗序,大略称崧有诗名,好游佳山水。间尝缀集吴地古迹为此书。取华严南询之意以名之。其友张大纯助其捃摭,未毕而崧殁,大纯因重加纂辑刊行。凡苏州府及所属诸县名胜山川,并为胪载。然每条诠叙简略,而所录题咏至夥。盖颇仿祝穆《方舆胜览》之例,以词藻为尚,而不主考证。然穆书遍及州郡,此独有姑苏一隅。穆书於前人著述采撷甚富,而此所收率系近人之作,并附入己诗。则又出穆书之下矣。书刊於康熙庚午,时尚未升太仓为直隶州,故太仓及嘉定、崇明二县皆列於此书云。

△《蟂矶山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柯愿撰。愿字又邹,龙溪人。康熙甲辰进士,以主事督理芜湖钞关。蟂矶山在芜湖西南七里大江中。《江南通志》云:“蟂,老蛟也。”今矶有石穴,广一丈,深不可测。按《广韵》:“蟂,古尧切。水虫,似蛇,四足,能害人。”贾谊《吊屈原文》所谓“偭蟂獭以隐处”者是也。《通志》所云,未知何本。山上有灵泽夫人祠,相传蜀先主妃孙权妹死葬於此,故庙祀焉。其事不见於史传,殆齐东之语耳。是编盖因明边维垣旧本原文重订。首为图,末附载扁联。所录率荒唐之说,惟弘治中刘淮、嘉靖中王宗圣二记,稍能引据史传,以驳俚说,而亦终归於附会。馀皆芜杂。又凡例称“降乩之作不录”,而卷末仍有诸葛亮、徐庶、邓芝之诗,皆七言绝句,殆足笑噱。尤前后自相矛盾云。

△《岳麓志》·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赵宁撰。宁字又裔,山阴人。官长沙府同知。是志因旧本增辑,成於康熙丁卯。第一卷为《新典》及《图说》、二卷为《山水》、《古迹》、《新建寺观》、《疆域》,三卷为《书院》,四卷以下皆《艺文》也。卷首序文,自为一巨册,当全书四分之一。同修姓氏列至一百四十二人,则其书可知矣。

△《说嵩》·三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景日昣撰。日昣字东阳,登封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是书自卷一至卷八,统纪嵩高及二室。卷九以下,分《星野》、《形胜》、《封域》、《巡祀》、《古迹》、《金石》、《传人》、《物产》、《仙释》、《摭异》、《艺林》、《风什》九门。考嵩山为中岳,本於《尔雅》、《毛诗》,故《史记》主其说。胡渭《禹贡锥指》信《尔雅》前条“河南华”之文,而指后条“嵩高为中岳”乃后人附益。然郑康成注《大司乐》,谓华为中岳;而注《小宗伯》,则以嵩为中岳。贾疏谓《大司乐注》据镐京,《小宗伯注》据洛邑,其说似可与《尔雅》前后二文相证。即云后人附益,而康成已兼据之矣。又外方之为嵩山,见於《尚书》孔注、《水经注》诸书。金吉甫乃谓嵩高非外方,殊妄。此书於中岳宗《史记》,於外方引《水经注》。考核殊不谬。然《嵩书》及《嵩山志》、《天下名山志》之类,於此山形胜沿革,已为广徵博辑。此特综汇旧文,踵而成之耳。

△《嵩岳庙史》·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景日昣撰。是书以嵩岳庙旧未有志,因创为编辑。分《图绘》、《星野》、《沿革》、《形势》、《营建》、《祀典》、《灵异》、《岳生》、《诗赋》、《艺文》,各为一卷。其凡例谓“汉武之登封,孝明之巡幸,胡后、武曌之离宫别院,事涉游盘,无关秩祀,概从删削”,可谓矜慎。然《灵异类》中所引述《异记》、《虞初志》诸书,半是寓言。《艺文类》载《嵩岳嫁女记》,尤为不经。《诗赋》、《艺文》析为二类,金石之文如《石阙碑》别见於《营建类》中,亦为错乱,则亦仍地志之庞杂而已。

△《鸡足山志》·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范承勋撰。承勋,镶黄旗汉军。大学士文程之子,浙闽总督承谟之弟,官至云贵总督。鸡足山在云南宾川州东一百里,一顶三支,俨如鸡距,在苍山、洱海之间,相传为迦叶尊者入定处。佛寺最多,故志山者多述佛门之事。是编乃康熙三十一年承勋因旧本增修,分《图纪》、《考证》、《星野》、《形势》、《山水》、《寺院》、《人物》、《灵迹》、《物产》、《艺文》,凡十门,而以《迦叶像赞》冠於卷端焉。

△《普陀山志》·十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朱谨、陈璿同撰。谨有《中庸本旨》,已著录。璿始末未详。普陀山在定海县东海中,佛经称为观音大士道场。自梁迄明,代有兴建。是志所述,本末颇具,而叙事冗沓无法。

△《湘山志》·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泌撰。泌字鹤汀,衢州人。康熙中官全州知府。以州有湘山寺,祀无量寿佛,率郡人谢允复等考佛出身本末,并山水、古迹、艺文,辑为是书。

△《林屋民风》·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国朝王维德撰。维德字洪绪,吴县人。是书成於康熙癸巳。因蔡昇《太湖志》、王鏊《震泽编》、翁澍《具区志》而广之。林屋为洞庭西山之别名。维德以太湖诸山,洞庭最大,故举以名其集,而诸山则附载焉。其所采录,赋咏居多,考证殊鲜。如所载马迹山引《毗陵志》以证旧志之误;津里山之一名秦履山,引《四蕃志》以证《具区志》之非,特偶然一见耳。目录载附《见闻录》一卷,此本无之,或偶佚欤?

△《庐山志》·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德琦撰。德琦字心斋,鄞县人。由贡生官星子县知县。是编取桑乔《庐山纪事》、吴炜《庐山续志》二书,汇而订之。首《星野》,次《舆地》,次《祀典》,次《隐逸》,次《仙释》,次《物产》,次《杂志》,次《灾祥》,共一卷。次《山川分纪》十二卷。次《艺文》二卷。琦自序云:“山川分纪多仍其旧,文翰则随时而增。”书之冗滥,二语已自道之矣。

△《玉华洞志》·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文在撰。文在字新我,将乐人。将乐县南十里许有玉华洞,幽深窅窈,秉炬乃入。其中石锺乳滴成人物诸形,千态万状,一一曲肖,为闽中奇观。明万历壬辰,邑令海阳林熙春始为志。顺治甲午,邑令曲阜孔兴训重修,岁久版毁。康熙乙未,文在又复修之。冠以图景,而序记赋诗之属,以次备录。末有《庆玉华诗》一册,则以邑人鬻煤烧凿,洞且颓坏。雍正辛亥,邑令冯景曾始禁开窑场,邑人作诗庆之,并汇成帙,附於志末云。

△《罗浮山志》·十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陶敬益撰。敬益,江宁人。康熙中官博罗县知县。是编因黎惟敬旧志,益以僧尘异《名峰图说》,互相补辑,合为一书。然首有《图经》,又有《名峰图》,又有《岩洞志》。前后繁复,殊无义例。是则兼取两家,未能融铸翦裁之故也。

△《罗浮山志会编》·二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宋广业撰。广业字澄溪,长洲人。康熙中官至山东济东道。后因其子志益为瑞州知府,就养官署。以罗浮为岭南胜地,而旧志简略,遂重为考订。网罗阙逸,计事增旧十之五。后来罗浮诸志,多以是为蓝本云。

△《罗浮外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以垲撰。以垲字蔗山,嘉善人。康熙中历官东莞、茂名二县知县。罗浮山属於博罗,而游人登眺则多由东莞之石龙乡。以垲官东莞时,其父瑛就养县署,往游罗浮,记其名胜。以垲因参考诸籍,以成此编。首列图二十,次述山中名胜灵迹为五十八篇。大抵多因仍旧志,又多以近人诗参错其中,颇为冗杂。

△《惠阳山水纪胜》·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吴骞撰。骞字益存,号乐园,当涂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惠州府知府。是编以罗浮与西湖各分上下二卷。其纪罗浮,则本宋广业《罗浮志》,稍为芟节;其纪西湖,则本近人增辑《西湖志》而更编之,亦间有所补正。他如霍山、河源、龙川亦隶惠州,称名胜,而志不及焉。盖专为二地作也。惠州在汉曰南海,晋曰东官,隋、唐或曰循,或曰雷乡。至宋仁宗时,始曰惠州。而惠阳之名则於传无之。以是标题,亦相沿杜撰之文矣。

△《西樵志》·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马符录撰。符录字受之,南海人。官陆丰县训导。西樵山属南海县,在广州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万历辛卯,郡人霍守尚初为之志,岁久散佚。国朝罗国器重修未竟,符录乃因其旧本,辑为此编。详於人物艺文,而略於考证,故山中金石之文悉不录云。

△《武夷九曲志》·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复礼撰。复礼有《家礼辨定》,已著录。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南三十里,其溪九曲。宋刘道元初为作志,其后屡有增辑。是书成於康熙五十七年,前卷既以诗文分入《山水》,而后卷又列《艺文》一门,体例颇杂。又附录己作,连篇累牍,是竟以山经为家集矣。

△《西湖志》·四十八卷(通行本)

国朝傅王露撰。王露号玉笥,会稽人。康熙乙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辛巳,特恩加中允衔。初,雍正三年,命浙江总督李卫开浚西湖,越三年而蒇功。时卫方奉诏纂修通志,以《西湖志》自田汝成后久未续辑,因以王露总其事,而以举人厉鹗等十人分任纂修之。悉仿通志之例,分门记载,列目二十。徵引极博,而体例颇涉泛滥,其后梁诗正等复订为《西湖志纂》,实据此本而删润之云。

△《太岳太和山纪略》·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概撰。概字成木,诸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两广盐运使。是编乃概官分守安襄郧兵备道时所作。凡为十类,曰《星野》,曰《图考》,曰《山川》,曰《圣纪》,曰《宫殿》,曰《祀典》,曰《仙真》,曰《物产》,曰《拾遗》,曰《艺文》。较旧志蒐辑颇富,而亦不免於芜杂。

△《峡石山水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蒋宏任撰。宏任字担斯,海宁人。海宁县有峡石镇,两山并峙,东曰审山,西曰紫微山,为土人游眺之所。宏任因为之志,末有雍正戊申自跋,称“旧有志略,为前辈沈伯翰所集,其家伏羌令丹厓所订,则仍旧稿增修也”。叙述颇为雅洁。然两山旧迹,载於《咸淳临安志》者甚详,皆略而不载。审山之名沈山,宋、元时志书皆有辨证,亦未徵引。而紫微山有东峰、磨剑池,叙述更为疏漏。惟所载碧云寺之建於唐大历中,天开图画楼之起於宋天圣间,为足补志乘所未及尔。

△《雁山图志》·(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僧实行撰。实行字奕庵,山阴林氏子。居雁山能仁寺。因搜罗名胜,编次成书。首雁山十八刹,皆有图,次山水诸说,次艺文。

△《金井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虬绿撰。虬绿字秋岛,乌程人。自号苍弁山人,又号大海樵人。案,金井在乌程之黄龙山,后梁丙子,有黄龙破洞出,又名黄龙洞。虬绿卜居弁山,时得游览,因作此志。成於乾隆庚午,自序谓“住山以来,日有记录。并见古人诗歌杂识,手辄抄摘”。凡分《山谷》、《文献》、《金石》、《艺文》四门。然《艺文》内多附虬绿所自作,不若待诸论定后也。

△《泰山道里记》·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聂鈫撰。鈫字剑光,泰安人。是编前有自序,称生长泰山下,少为府胥。性嗜山水,每攀幽跻险,采稽往躅。因读刘其旋《泰山纪略》、成城《泰山胜概》,其中有一地两称,或名同地异。岩谷深阻,题刻为苔藓所蔽者,间遗而未录。近乃架梯刮磨垢蚀而求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汇成一编。提挈道里为纲领,分之为五,合之为一,曰《泰山道里记》。末有其从孙学文跋,称其“蒐讨金石之文,阅二十馀年”。凡诸纪载所未详者,如石经峪刻《金刚经》,据徂徕刻石辨为北齐王冠军书。唐《纪泰山铭》下截剥落,叶彬补书百八字。宋《述功德铭》,磨勒岱巅,鑱毁原碑,字犹存。介邱岩、分水谿及古明堂,均失核蓄疑。又肃然山、奉高城、季札子墓与白骡冢,俱误指其地。汶、泮、三谿诸水,皆牵混源流。岱背琨瑞、灵岩诸山,因隶他县而未录。并逐加考验,辨讹补阙。盖以土居之人,竭平生之力以考一山之迹,自与传闻者异矣。

△《峡川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潘廷章撰。廷章字梅岩,自称海峡樵人,盖海宁人也。其书志峡石一镇之事,颇有条理。然一村落之微,而首纪《分野》,未免太廓;科第皆列之《人物》,毫无行实,但载其由某经中式某科第几名,亦未免太滥。所纪唐许远守睢阳,临难作《死别吟》,其词不类,疑亦附会也。

△《西湖览胜志》·十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夏基撰。基字乐只,杭州人。是编因明田汝成本重修,十四卷中题咏居其六卷。

△《南湖纪略稿》·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邱峻撰。峻字晴岩,仁和人。南湖一名白洋池,在杭州城北隅。宋张俊赐第,四世孙鎡别业,据湖之上。湖在宅南,因名南湖。杨万里、陆游诸人皆为之题咏,而鎡亦以自名其集,遂传为古迹。峻少居其地,因采辑宋时志乘及说部文集,勒成此志。

──右“地理类”山川之属,九十七部、八百九十五卷,内二部无卷数,皆附《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