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国学名著>三辅黄图>第七章 三辅黄图卷之六

《三辅黄图》第七章 三辅黄图卷之六两汉 · 佚名

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三辅故事》曰:石渠阁,在未央宫殿北,藏秘书之所。

直按:《汉书儒林施雠传》颜师古注引《三辅故事》,《文选西都赋》李善注引《三辅故事》,皆与原注文相同。成帝使谒者陈农求遗书干天下.见《汉书艺文志》序。《雍录》云:“石渠阁礲石为渠以导水。以水经约其地望,则沧池在未央西南。此之为渠,必引沧池下流,转北以行成其为渠也。水之又北,遂转行乎明光、桂宫之间,谓之明渠也。又益趋东,则长乐之有酒池,都城东之有王渠,皆此水也。”《雍录》又谓承明殿与石渠相距不远。现今遗址在西安市未央乡小刘寨天禄阁西南。余屡住访,其把多出王荨大泉五十钱背范,采集达四十余枚,疑在王莽时此阁已废,改为制造钱范之作所。尚有石渠二具,一完一残,存在天禄小学内。又福山王氏藏“石渠千秋”瓦,文字至精。

天禄阁,藏典籍之所。《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曰:余略授子焉。至子歆,从授其术,向亦不悟此人焉。

直挂《文选西都赋》李善注,引《三辅故事》云:“天禄阁在大殿北。”《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四并同。又《陕西通志》巷七十二,引《三辅故事》云:“天禄阁在未央大殿北。天禄,异兽也。即扬雄校书处。”又刘向校书天禄阁一段,亦见《拾遗记》卷六,完全与本文相同。现今遗址在西安市未央乡小刘寨未央大殿遗址直北,设有天禄小学。又咸阳郭氏所藏汉瓦拓册中,有“天禄阁”瓦。

麒麟阁,《庙记》云:“麒麟阁,萧何造。”《汉书》:宣帝思,股肱之美,乃图霍光等十一人于麒麟阁。

直按:《汉书苏武传》颜师古注,引《汉宫殿疏》云:“麒麟阁,萧何造。”道址现在西安市未央乡小刘寨天禄阁西北。

《三秦记》云:“未央宫有尧阁。”《庙记》云:“未央宫有白虎阁,属车阁。”

直板:《玉海》引《三秦记》云:“未央宫有尧阁,阊阖。”(张澍辑本)尧阁与本文同,因阊阖为门名,故未连引。白虎、属车二阁,他无所见。

虎威,章沟,皆署名。汉有长水、中垒、屯骑、虎贲、越骑、步兵、射声、胡骑八营,宿卫王宫,周庐直宿处。

直接:《西京赋》云:“重以虎威章沟严更之署。”八校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屯骑校尉掌骑士。虎贲校尉掌轻车。越骑校尉掌越骑。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西安南郊出土有“长水屯瓦”瓦当,盖为长水校尉屯兵之处所用.

武库,在未央宫,萧何造,以藏兵器。

直按:萧何造太仓、武库,见《汉书》高祖七年纪。又《史记樗里子传》云:“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又《汉书刘向传》云:“樗里子葬于武库”。《水经注渭水》:“又东历武厍北,旧樗里子葬于此。”

灵金内府,太上皇微时佩一刀,长三尺,上有铭字难识,传云殷高宗伐鬼方时所作也。上皇游丰沛山中,寓居穷谷,有人冶铸,上皇息其旁,问曰铸何器,工者笑曰,为天子铸剑,慎勿言。曰:得公佩剑杂而治之,即成神器,可克定天下。昴星精为辅佐,木衰火盛,此为异兆。上皇解匕首投炉中,剑成,杀三牲以衅祭之。工问何时得此,上皇曰:秦昭襄王时,余行陌上,一野人授余,云是殷时灵物。工即持剑授上皇,上皇以赐高祖。高祖佩之斩白蛇是也。及定天下,藏于宝库,守藏者见白气如云出户,状若龙蛇。吕后改库曰灵金藏。惠帝即位,以此库铸禁兵器,名曰灵金内府。

直按:本段见《拾遗记》卷五,文字相同,中有删节,但称为灵金府,不称为灵金内府。又《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一,引《拾遗录》,与今本《拾遗记》文字略有异同。又张澍辑《三辅故事》,引《北堂书钞》,叙太上皇铸剑事,文较《拾遗记》为节括,但亦称为灵金内府。(此条不见于今本《书钞》,未知张氏所据。)又《刀剑录》云:“前汉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Page135)剑,长三尺,小篆书铭曰赤霄,及贵常服之。此即斩白蛇之剑也。”又《异苑》云:“晋惠帝元康二年.武库火烧孔子履、高祖斩白蛇剑,王莽头等三物。”据此,高祖斩蛇剑,至晋时始毁也。

太仓,萧何造,在长安城外东南。文景节俭,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

直按:《汉书高祖本纪》,七年造太仓。又太仓腐粟,见《史记平准书》。

细柳仓、嘉仓,在长安西、渭水北。古徼西有细柳仓,城东有嘉仓。

直按:《汉书文帝》七年纪:“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服虔注云:“在长安西北。”如淳注云:“长安细柳仓,在渭北近石徼。”张揖注云:“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又《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云:“细柳仓,在咸阳县西郊二十里,汉旧仓也。周亚夫军次细柳,即此是也。张揖云在昆明池南,恐为疏远。”

未央大厩,在长安故城中。《汉宫仪》曰:“未央宫六厩。长乐、承华等厩,令皆秩六百石。”

直按:《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一,引《汉旧仪》曰:“天子六厩,未央厩,承华厩皆万匹。”又本文卷三,路軨厩,亦称为未央厩,此处复出。

翠华厩、大辂厩、果马厩、轭粱厩、骑马厩、大宛厩、胡河厩、騊駼厩,皆在长安城外。编者按:目录为“九厩”。

直按:《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一,引《三辅黄图》云:“未央宫有金厩、路軨厩、果马厩、轭梁厩、骑马厩、大宛厩,胡河厩、騊駼厩,凡九厩,在城内。”与今本颇有异同。又按:《汉旧仪》六厩,为未央、承华、騊駼、路軨、骑马、大厩等名称。本文之翠华、大辂、果马、轭梁、大宛,胡河诸厩名,皆不见于其他古籍。骑马,疑属于太仆骑马令之厩。果马,当即《汉旧仪》所叙中黄门之“果下马”。又《长安志》引《黄图》亦有金厩,与《御览》同。

霸昌观马厩,在长安城外。

直按:《汉书王莽传下》云:“司徒寻,初发长安,宿霸昌厩”。颜师古注云:“霸昌观之厩也,《三辅黄图》曰在城外也。”与今本同。又《续汉书郡国志》云:“霸昌厩,在长安西三十里,又曰三十五里。”又《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一,引《郡国志》曰:“雍州霸昌厩,在长安西三十五里,王莽使司徒王寻发长安宿此。”

都厩,天子车马所在。

直按:《汉书惠帝纪》:“三年七月,都厩灾。”

中厩,皇后车马所在。

直按:《汉书戾太子传》云:“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颇师古注云:“中厩,皇后车马所在也。。与本文同。

秦兽圈,《列【校】原作“烈”,误士传》云:“秦王召魏公子无忌,不行,仅朱亥奉璧一双诣秦。秦王怒,使置亥于兽圈中。亥瞋目视兽,皆血溅于兽面,兽不敢动。”

直按:《大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七及四百八十三,引《列士传》,与本文均同。又《水经注渭水》引《列士传》,则作“秦昭王会魏王”,与“秦王召魏公子无忌”,其说不同。又《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七,及《长安志》引《汉宫殿疏》云:“秦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去长安十五里。”又《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及《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七,引《郡国志》云:“雍州虎圈,在通化门东二十五里。秦王置朱亥干其中,亥瞋目,虎不敢动。汉文帝问上林尉处,及冯婕好当熊,在此。”又《太平御览》同卷引《三辅故事》云:“师子圈,在建章宫西南。”

汉兽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宫中。文帝问上林尉,及冯媛当熊,皆此处。兽圈上有楼观。编者按,目录有虎圈,文中未叙,疑散佚。

直接:《汉书张释之传》云:“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围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郊祀志》云:“建章宫西有虎圈。”颜师古注云:“于菟,亦西方之兽,故于此置其圈也。”《长安志》引《三辅黄图》云:“兽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宫中。”与今本同。又引《汉宫阙疏》“有彘圈,有师子圈,武帝造。”《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七所引亦同。

横桥,《三辅旧事》云:“秦造横桥,汉承秦制,广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为石柱桥。”汉末董卓烧之。

直按:《汉书戾太子传》云:“焚苏文于横桥上。”

又按:《水经注渭水》引《三辅黄图》云:“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五百人。”又云:“后董卓入关,遂焚此桥,魏武更修之。”与今本异。《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及《长安志》,引《三辅旧事》,皆与本文同。《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作“中渭桥,汉末为董卓所烧,魏文帝更造。”西汉如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三辅,各置都水令,大司农则管郡国都水,所掌皆各地区之水利。成帝时特设护都水使者,总领其事。(见刘向各书录叙。扬雄与刘歆论方言书,亦称向为都水君。)本文当称为横桥都水令也。

渭桥,秦始皇造。渭桥重不能胜,乃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祭之,乃可动,今石人在。渭桥在长安北三里,跨渭水为桥。

直按:《水经注渭水》云:“秦始皇造桥,铁镦重不能胜,故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以祭之,镦乃可移动也。”《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并同。

又按:原注“渭桥在长安北三里”二句,用《汉书文帝纪》苏林注文。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王莽时灞桥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更灞桥为长存桥。

直按:亭见《汉书王莽传下》。又长存桥,毕本误作“长安桥”。《雍录》云:“王维

诗随地纪别,而曰渭城阳关,其实用灞桥折柳故事也。”(Page140)

便门桥,武帝建元三【校】原作“二”,误年初作此桥,在便门外,跨渭水,通茂陵。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对直,因号便桥。

直接:《汉书武帝纪》:“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苏林注云:“去长安四十里。”服虔曰:“在长安西北茂陵东。”又《元和郡县图志》云:“便桥,在咸阳县西南十里,驾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并同。)在长安北.茂陵东,去长安二十里。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相对,因号便桥。”原注文三句,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

饮马桥,在宣平城门外。

直按:《史记夏侯婴传》索隐引《三辅故事》:“滕公墓,在饮马桥东大道南,俗谓之马冢。”

陵墓

汉诸陵,先总属太常,今各依其地界属三辅

直按:标题下原注用《汉书元帝纪》永光四年颜师古注文,“今”字,误为“令”字,“各”字,吴本作“后”字,亦通。但依照吴本,“今”字当为衍文。

汉太上皇陵,高帝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因置万年县于栎阳大城内,以为奉陵邑。其陵在东者太上皇,西者昭灵后也。高祖初居栎阳,故太上皇因在栎阳。十轧太上至朋,葬北原。

直接:《汉书高祖纪》十年,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云:“高祖初居栎阳,故太上皇因在栎阳。十年,太上皇崩,葬其北原,起万年邑,置长丞也。”与今本《黄图》原注文相同,似原注即本文之误。又《地理志》京兆尹万年县,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云:“太上皇葬栎阳北原,起万年陵是也。”颜注两引《黄图》,知今本此条脱误滋甚。《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汉太上皇陵,引《郡国县道记》,完全与本文相同。又《陕西通志》卷七十,太上皇陵在临潼县东北七十五里。

高祖长陵在渭水北,去长安城三十五里。按高祖本纪,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长乐宫,五月葬长陵。长陵山,东西广一百二十丈,高十三丈。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为殿垣,门四出,及便殿掖庭诸官【校】原作“宫”,今订正寺,皆在中。

直按:《汉书高祖纪》十二年,臣瓒注云:“长陵,在长安北四十里。”《吕后纪》:“六年,城长陵。”颜师古注引“长陵城周七里”一段,与本文完全相同。又《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云:“长陵故城,在今县东北四十里。汉初徙关东豪族以奉陵邑,长陵、茂陵各万户,其余五陵各五百户,皆属太常,不隶于郡。”《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与《太平寰宇记》文略同,惟作长陵故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又《水经注渭水》:“又东迳长陵南,亦曰长山也。”《文选西征赋》李善注引《三秦记》云:“秦名天子冢长山,汉曰陵,故通名山陵。”本文教又称为长陵山.

又按:《陕西通志》卷七十,长陵在咸阳县东三十里.亦日长山。现今陵地,在咸阳市渭城公社毛庞村西约二公里。

吕后陵,在高祖陵东。按《史记外戚世家》,高后合葬长陵。注云:“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

直按:《史记高后本纪》《集解》引《皇览》曰:“高帝、吕后山各一所也。”《外戚世家》《集解》引《关中记》曰:“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秦汉瓦当文字》卷一第三十二页.有‘长陵东瓽”瓦当,则为吕后陵上之物。又有“长陵西神”瓦当,则为高祖陵上之物。又见残画瓦筒上印有“西神”二字,大如核桃.用龟蛇体,文字尤精。

惠帝安陵,去长陵十里。按本纪,惠帝七年八月戊寅,崩于未央宫,葬安陵,在长安城北三十五里。安陵有果园鹿苑云。

直按:《汉书惠帝纪》七年,臣瓒注云:“安陵,在长安北三十五里。”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云:“安陵去长陵十里。”皆与本文同。又《惠帝纪》注引《关中记》曰:“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为啁戏,故俗称女啁陵也。”《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云:“安陵故邑.周之程邑.汉为县,惠帝置。”又同卷引《三辅黄图》云:“安陵有果园鹿苑。”与今不同。《陕西通志》卷七十云:“安陵在咸阳东三十五里,周之程邑也。”

又按:余旧藏有“安邑琱柱”瓦当拓本,盖为惠帝陵上之物。

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

直按:《水经注渭水》,霸陵在长安东南三十里。本文作七十里,实为误文。《长安志》引《关中记》云:“陵上有池,池有四出道以泻水”。又“因山为藏”四句,用《史记文帝纪》《集解》引庄劭注文。又《咸宁县志》:霸陵今在杨家圪塔北凤嘴,周围三百丈.

景帝阳陵,在长安城东北四十五里。按景帝五年作阳陵,起邑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丈。

直按:《史记景帝纪》《集解》引皇甫谧曰:“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长安四十五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云:“阳陵城,故弋阳县,景帝改为阳陵县。”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阳陵,今在高陵县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陕西通志》卷九亦同。

武帝茂陵,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武帝自作陵也。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周回三里。《三辅旧事》云:“武帝于槐里茂乡,徙户一万六千《汉书》作“六万一千”,置茂陵高一十四丈一百步。茂陵园有白鹤观。”户一万六千,一本作“六万一千”。

直按:《长安志》引《关中记》云:“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又云:“守陵、溉树、扫除,凡五千人,陵令属官五人,寝庙令一人,园长一人,门吏三十三人,候四人。”原注“武帝自作陵也”,用《汉书武帝纪》建元二年应劭注文。“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与颜师古注完全相同。但《地理志》右扶风茂陵县,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云:“本槐里之茂乡。”与今本同。又《水经注渭水》云:“茂陵,故槐里之茂乡。”《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并同。《汉书元帝纪》:“初元三年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鹤馆灾。”《陕西通志》卷七十云:茂陵在兴平县东北十七里。《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并同。现今陵址,在兴平县三韩公社道常村西南,约O五公里.直北为李夫人墓,东北为卫青、霍去病两墓,东南为霍光墓,均保存完好。

昭帝平陵,在长安西北七十里,去茂陵十里。(Page145)帝初作寿陵,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得起坟陵。东北作庑,长三丈五步,外为小厨,裁足祠祝,万年之后,扫地而祭。

直按:《汉书昭帝纪》元平元年臣瓒注:“平陵.在长安西北七十里。”与本文同。又臣瓒注《汉书》各陵所在地,皆与《黄图》合,虽未明引《黄图》,知其必本于《黄图》。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平陵,在咸阳县东北十三里。

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校】此三字,据《汉书》臣瓒注补。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

直按:《汉书元帝纪》:“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臣瓒注:“杜陵,在长安南五十里。”本文城南下当脱“五十里”三字,故据补。

又按:《汉书宣帝纪》云:“尤乐杜,鄠之间,率来往在下杜。”《咸宁县志》:杜陵,今在三兆镇,周围三百十二丈。又《积古斋钟鼎款识》卷九第十四页,有“杜陵东园铜壶,永始元年造”。

元帝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

直按:《汉书元帝纪》臣瓒注,“渭陵,长安北五十六里,与本文同,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渭陵,在咸阳县东北一十三里。”

成帝延陵,在扶风,去长安六十二里一曰成帝于霸陵北步昌亭起寿陵,即武帝之废陵也。王莽时,遣使坏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复思也,又以墨色洿其周垣。

直按:《汉书成帝纪》臣瓒注:“延陵、在扶风,去长安六十二里。”与本文同。《汉书刘向传》有谏建昌陵疏。又《陈汤传》云:“成帝起初陵,数年后乐霸陵曲亭南,更营之。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尤,以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长安志》临潼县引《三辅黄图》云:“成帝干霸陵北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废陵也。”所引当为《三辅黄图》原注之文,《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并同。原注“武帝”废陵,疑为“成帝”之误字。又王莽遣使坏渭陵延园门罘罳一段.用《汉书王莽传下》文。《古今注》卷上云“罘罳屏之遗象也,行至门内屏外复应思,惟罘罳‘复思’也。汉西京罘罳,合板为之.亦筑土为之,每门阙殿舍前皆布焉。”《释名》卷五《释宫室》略同。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延陵,在咸阳西北十三里。

哀【校】原作“安”字,误,今订正帝义陵,在扶风渭城西北原上,去长安四十六里。

直按:《汉书哀帝纪》臣瓒注:”义陵在扶风,去长安四十六里。”与本文同。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义陵,在咸阳县西八里。”

平帝康陵,在长安北六十里兴平原口。

直按:《汉书平帝纪》臣瓒注:“康陵,在长安北六十里。”与本文同。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康陵,在咸阳县西二十五里。”

文帝母薄姬南陵,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即今所谓薄陵也【校】此七字本为小字原注,今据《汉书》注改为正文。

直按:《汉书外戚薄姬传》“葬南陵”,颜师古注云:“薄太后陵,在霸陵之南,故称南陵,即今所谓薄陵。”与本文完全相同。又《咸宁县志》:南陵在鲍旗寨,周围一百九十六丈。《陶斋吉金录》卷六第四至五页,有“南陵大泉第五十八乘舆御水铜锺,建平四年造”。陕西省博物馆藏有“南陵大泉乘舆水陶”陶尊。余藏有“南陵大泉”残陶片。大泉者,大瓮也,为汉人之习俗语。

昭帝母赵婕妤云陵,在云阳甘泉宫南,今人呼为女陵。

直按:《汉书,外戚钩弋赵婕妤传》云:“因葬云阳。”颜师古注云:“在廿泉宫南,今土人呼为女陵.”与本文相同。

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云集仙台。一曰高二十丈,周回三百六十步.

直牍:《水经注渭水》:“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或作“荚陵”,似为误字。《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并作“英陵”。

又按:《陕西通志》卷七十云:“英陵在兴平县东北十六里。”乡人俗称茂陵为“大陵”,李夫人墓为“李娘娘坟”.李墓高度仅及茂陵之半,原注一说非也。

王莽妻死,葬渭陵长寿园,伪谥曰孝穆皇后,僭号亿年陵。旧本云:亿年陵,王莽妻死,谥曰孝穆皇后,葬渭城长寿园西,陵曰亿年。

直按:《汉书王莽传下》云:“是月莽妻死,谥曰孝睦皇后,葬渭陵长寿园西。”与原注旧本相同。本文作“孝穆”,疑为误字。

杂录

汉宫中谓之禁中,谓宫中门阁有禁,非侍卫通籍之臣,不得妄入。通籍,谓记名于门,通出入禁门也。籍者,为三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行道豹尾中,亦视禁中。谓天子出行道中,则有仪卫豹尾。至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改曰省中。省,察也,言出入禁中,皆当省察,不可妄也。

直按:蔡邕《独断》卷上云:“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卫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马阳平侯名禁,当时避之,故曰省中”。

又按:军汪“通箱,谓记名于门”二句,《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云:“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又原注“籍者,为三尺竹牒”一段,用《古今注》卷下文,惟作“籍者,尺二竹牒”。《小校经阁全文》卷十一第七十九页,有“禁中”镫,盖成帝以前之物。

卤簿,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古者诸侯二车九乘。秦灭六国,兼其车服,汉依秦制,故大驾八十一乘。属者,言相联属不绝也。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备千乘万骑出长安,出祠天于甘泉备之,百官有其仪注,名曰“甘泉卤簿”。法驾京兆尹奉引,侍中参乘,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北郊明堂,则省副车。小驾祠宗庙用之。

直按:《西京杂记》卷五,有“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太仆执辔,大将军陪乘.名为大驾之卤簿”纪载。又《汉官解诂》云:“天子出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法驾公不在,卤簿唯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侍中骖乘,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小驾太仆奉驾,侍御史整车骑。”与本文略同。

又按:卤簿与《独断,卷上,”犬干出,车驾次第(Page150)谓之卤簿”条,大略相同,与《续汉书舆服志》亦略同。法驾一段,与《独断》卷上,法驾不在卤簿中条,文字略同。“京兆尹奉引”,《独断》则作”唯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与《汉官解诂》相同,则东汉制也。

清道,谓天子将出,或有斋祠,先令道路扫洒清净。

静室,天子出入警跸,旧典行幸所至,必遣静室令,先按行清静殿中,以虞非常。蔡邕《独断》曰:天子所至日幸。幸者,宜幸也。世俗谓车驾所至,臣民被其泽以侥幸,故曰幸也.

直按:《汉官仪》云:“静室令,式道候,秦官也。静宫令,车驾出在前驱,静清所徼车,逆日以示慎重也。”《西京杂记》卷五,记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阴卤簿,有“靖室车驾四中道”。又《古今注》卷二云;”警跸,所以戒行徒也。周礼跸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跸,语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皆跸止也,故云出警入跸也”。又见《汉书》梁孝王及霍光传。原注所引蔡邕《独断》,见今本《独断》卷上。

离宫,天子出游之宫也。

直按:《汉书贾山传》云:“秦起咸阳,西至雍,离宫三百。”颜师古注云:“凡言离宫者,皆谓于别处置之,非常所居也。”

行在所,天子以四海为家,不以京师宫室居处为常,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天于至尊,臣下不敢渫渎言之,故托之于乘舆,或谓之车驾。车舆所至,奏事皆曰行在。

直按:《独断》卷上云:“天子自谓曰行在所,犹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又云:“乘舆出于律,律曰敢乘舆服御物,谓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渎言之,故托之于乘舆。乘犹载也,舆犹车也。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为常处,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舆以言之,或谓之车驾。”本文与原注文,皆采用《独断》文。

陛下,陛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阶陛,以戒不虞。臣下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殿陛下以告之,故称陛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如群臣士庶相与语曰阁下、足下之属。

直接:本文与《独断》卷上陛下条完全相同。

茧馆,《汉宫阙疏》云:“上林苑有茧馆。”盖蚕茧之所也。

直按:《汉书元后传》云:“春幸茧馆。”颜师古注引《汉宫阙疏》,与本文同。此条疑为上林苑茧观之重出。又《汉旧仪》云:“群臣妾从桑还献于茧观。”又《陕西金石志》卷五第十九页,长安谢氏藏有“崇蛹嵯峨”瓦当,疑为茧馆之物。

蚕室,行腐刑之所也。司马迁下蚕室。

直按:《汉书酷吏咸宣传》云:‘阑入上林中蚕室门。”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善注引《汉旧仪》云:“蚕室置蚕官。”

钟室,在长乐宫。高祖缚韩信置钟室中。

直按:《史记淮阴侯传》云:“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正义》:“长乐宫悬钟之室。”

作室,上方工作之所。

直按:《汉书王莽传下》云:“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烧作室门,斧敬法闼。”

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校】原误“值”,今改高杨于其上也。

直按:《水经注渭水》:“一水迳杨桥下,即青门桥也。杨沟当与杨桥相近。”又《古今注》卷上云:“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陷之。故曰羊沟也。”本文只采用上段文字。

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渭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

直按:《古今注》卷上云:“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四方焉。”本文与之相同,仅删去末数句,又《释名》卷五《释宫室》,亦部分相同。

塾门,外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熟详所应对之事。塾之,言熟。

直按:《古今注》卷上云:“塾,门外之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也:塾之,言熟也,”与本文完全相同。《尔雅》释宫室:“门侧之堂谓之塾。”郭注:“东门堂。”又《白虎通》云:“所以必有塾何,以饰门因取其名也。明臣下当见于君,先熟思其事也。”又《汉旧仪》卷上云:“丞相无塾门。”又云:“御史大夫寺在司马门内,门无塾门。”

掖门,在两旁,如人臂掖也。

直按:《汉书高后纪》颜师古注云:“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与本文同义。又此条疑原与未央宫之掖庭宫相联。

闱闼,宫中小门也。

直按:《尔雅》释宫室云:“宫中门谓之闱”。

永巷,永长也。宫中之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列女传》:周宣王姜后,脱簪珥,待罪永巷。

直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永巷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掖庭令。属吏有掖庭户卫,见《外戚许皇后传》.掖庭有狱,见于《宣帝纪》霍光.张世安,丙吉等传。原注文见《列女传》卷一。

蛮夷邸,在长安【校】“安”字,据吴本补城内藁街。藁街,街名。蛮夷邸在此街,若今鸿胪馆。

直按:《汉书陈汤传》云:“宜悬头藁街蛮夷邸间。”晋灼注云:“《黄图》在长安城门内。”与今本同。颜师古注与原注完全相同。

关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霸水出蓝田谷,西北入渭。浐水亦出蓝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泾水出安定泾阳开头山,东至阳陵入渭。渭水出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东北至华阴入河。丰水出鄠南山丰谷,北入渭。镐水在昆明池北。牢水出鄠县西南,入潦谷,北流入渭。潏水在杜陵,从皇子陂西流,经昆明池入渭。

直按:关中八水,俱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本文丰水、镐水,与张揖注文相同。其余六水,皆与颜师古注文完全相同。

又按:关中八水河流,二千年来屡经变改,现在实际情形,简介如下:

一、渭水在西安北三十里,西自咸阳流入境内,东出临潼界。

二、泾水源出甘肃笄头山(在六盘山附近),今之固原县界,东南流合环、汭二水,由长武县入陕,经郴县、淳化,泾阳,东流入咸阳,至高陵界,与渭水合。

三、丰水在长安西南四十里,自鄠县流入,北至咸阳入渭水,流较泾水为小,昔文王作邑于丰,即丰水旁也。

四、镐水在长安县西南,一作鄗,或作滈。昔镐池、昆明池水,俱与滈水通,水源即出其中。

五、潏水在长安城南二十里,出南山之石鳖谷.亦喟之泬水,西北流入于渭。

六、涝水亦名潦水,源出鄠县涝谷,北流经县西二里流入咸阳界,在县城西二十里北流入渭。

七、浐水在长安城东十五里长乐坡下,自蓝田界流入,会灞水。

八、灞水在长安东二十一里,亦自蓝田流入,北合浐水入渭。

(以上参考阎文儒《唐西京考》。)

又《丰镐地区诸水道的踏察》(见一九五七年《考古》第四期,略云:丰河发源于终南山北侧的丰溪口,水北流入渭河,分为三段,自丰溪河至秦渡镇为上游,从秦渡镇至客省庄为中流,从客省庄至咸阳渭河为下流。镐水即丰水支津,自隋开皇四年凿永通渠以后,镐水注入永通渠以北,镐水枯竭断流。永通渠以南,镐水河床遗迹至今犹存.南头在斗门镇西北,丰河东岸,沿花园村西,普渡村西,上泉北村西古城址,西至纪杨村北边永通渠南岸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