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汉语词典>麻田的分词解释
tián

麻田

麻田读音为 má tián。意思是:1.北魏实行均田制时分配给农民种麻的土地。 2.泛指种麻的田。

拼音má tián

注音ㄇㄚˊ ㄊㄧㄢˊ

词语分解

麻田má tián
词语意思
1.北魏实行均田制时分配给农民种麻的土地。
2.泛指种麻的田。
分词解释
配给
1.调配给予。
2.将紧缺的生活必需品定量分配给消费者。分收费或无偿两种,收费的也称“配售”。
均田制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实行
1.实际的行动。
2.用行动来实现理论﹑纲领﹑政策﹑计划等。
3.犹德行,操行。
土地
1.田地;土壤。
2.领土;疆域。
3.泛指地区,地方。
4.测量地形。
5.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
北魏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参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