酃渌
酃渌读音为 líng lù。意思是:1.亦作“酃緑”。亦作“酃醁”。 2.美酒名。晋曹摅《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于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湘东酃醁酒,广州龙头铛。”按,有二说:
繁体酃淥
拼音líng lù
注音ㄌㄧㄥˊ ㄌㄨˋ
词语分解
酃渌líng lù
词语解释:
1.亦作“酃緑”。亦作“酃醁”。
2.美酒名。晋曹摅《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于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湘东酃醁酒,广州龙头铛。”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元胡三省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緑色,取以酿酒,甘美,谓之酃渌。”
分词解释:元年:
1.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2.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如汉武帝刘彻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建元七年改换年号为元光,这一年就是元光元年。
七命:
1.周代官爵的第七级,赐国侯伯。
2.借指封疆大吏。
3.犹言七名。
三省: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荆南:
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词语解释:
1.亦作“酃緑”。亦作“酃醁”。
2.美酒名。晋曹摅《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于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湘东酃醁酒,广州龙头铛。”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元胡三省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緑色,取以酿酒,甘美,谓之酃渌。”
分词解释:元年:
1.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2.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如汉武帝刘彻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建元七年改换年号为元光,这一年就是元光元年。
七命:
1.周代官爵的第七级,赐国侯伯。
2.借指封疆大吏。
3.犹言七名。
三省: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荆南:
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