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秋
竹秋读音为 zhú qiū。意思是: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
拼音zhú qiū
注音ㄓㄨˊ ㄑㄧㄡ
词语分解
竹秋zhú qiū
词语解释:
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
分词解释:三月:
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三个月。
内实:
1.指家中的妻妾及财物。
2.谓腹中有才干。
鞭行:
竹根在地下延伸生长,谓鞭行。
词语解释:
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
分词解释:三月:
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三个月。
内实:
1.指家中的妻妾及财物。
2.谓腹中有才干。
鞭行:
竹根在地下延伸生长,谓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