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汉语词典>登科记的分词解释
dēng

登科记

登科记读音为 dēng kē jì。意思是: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唐代有“登科记”﹐宋以后名“登科録”﹐亦称“题名録”。详载乡﹑会试中式人数﹑姓名﹑籍贯﹑年岁以及考官以下官职姓名﹐并三场试题目。

繁体登科記

拼音dēng kē jì

注音ㄉㄥ ㄎㄜ ㄐㄧˋ

词语分解

登科记dēng kē jì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唐代有“登科记”﹐宋以后名“登科録”﹐亦称“题名録”。详载乡﹑会试中式人数﹑姓名﹑籍贯﹑年岁以及考官以下官职姓名﹐并三场试题目。
分词解释
及第:
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及第。
会试:
明清两代各省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
官职:
官吏的职位:在封建时代,宰相是最高的官职。
题名:
1.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
2.指为留纪念所题记的姓名。
3.借指科场登录。
4.指门额。
5.犹命题;命名。
6.题目名称。
三场:
科举时代考试须经三次,叫初场﹑二场﹑三场。亦总称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