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汉语词典>秦始皇在词典中的解释
qínshǐhuáng

秦始皇

秦始皇读音为 qín shǐ huáng。意思是:秦始皇(前259-前210)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嫪毐判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拼音qín shǐ huáng

注音ㄑㄧㄣˊ ㄕㄧˇ ㄏㄨㄤˊ

英语Qin Shihuang (259-210 BC)​, the first emperor

德语Qin Shi Huang Di (Eig, Pers, 259 - 210 v.Chr.)​

词语解释

  • 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嫪毐判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网络解释

    • 秦始皇
      1.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3.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4.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词语用法